English

江苏文化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2007-07-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曲一琳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万物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文化亦是如此。江苏在全国首家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如今的文化工程经历了十年的深厚积累,面临着质变的突破瞬间。该省把握好这个关节点,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通过悦民、育民

、富民、聚民四大功能,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江苏的做法值得借鉴。

文化也能富民?十年前,当江苏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推出种种文化富民的举措时,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文化工作是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文化建设向来只讲投入不求经济效益,靠文化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能行吗?十年过去了,江苏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富口袋到富脑袋,逐步迈向了质的飞跃,用不争的事实把“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文化悦民: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如今,“文化大篷车”已经驶遍了江苏的农村大地。“大篷车”乍看上去与普通大货车没什么差别,到了一处,七八个人就开始忙着翻板、支架,一个多小时后,80多平方米的舞台就搭成了,灯光、音响、T型舞台、大幕……一样不少。目前,这样的“文化大篷车”在江苏已有20辆,它们直接开到群众身边,就车搭台,就地演出。2006年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演出已经达1331场,平均一天就有三、四场演出。近期还将添置13辆新车,实现全省覆盖。

与以往单纯“送戏”不同,如今很多地方的百姓已经开始自己“点单”,要求演自己想看的节目。今年3月30日,江阴青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国平来到江阴文化局,在一张送戏下乡节目单上挑选了13个节目,他说:“现在,老百姓可以像点菜一样选自己喜欢的节目了。”

农村是对文化最为渴求的地方,然而仅仅靠“送”并不能满足需求。江苏省开始着力为农村“种文化”。从2006年起,江苏省计划每年拿出3000万元更新改造“乡镇文化站”,三年之内使所有的乡镇文化站更新一遍。

近年来,江苏农民还找到了“文化联动”这样一种新形式,搞活了农村的文化舞台。“文化联动”首创于吴江市。首先是十镇联动,吴江市的10个镇各自排演一台节目,先在本镇演出,然后再去其他各镇互演。如今,“文化联动”已经在江苏老百姓中间刮起了一阵“文化风暴”。

“这些年来,城里每年都会给我们村里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医药、送科技等等,确实给我们农村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但光‘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百姓看过了、笑过了也就完了。现在我们村里有了这批带不走的‘文化轻骑兵’,农民的文化舞台一下子就被搞活了。”无锡的一位村支书说。

文化育民:从小书屋到大学堂

江苏的“农家书香”工程增长了农民智慧,也滋润了人心,改善了社会风气。目前该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017个,占全国已建成总量的1/3。为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读书需求,“百名编辑走访百家书屋”活动也将于近期启动。

在张家港,“一卡通”把村里的书屋和市里、镇上的图书馆连结起来。在市里、镇上图书馆借的书,可以在村里的书屋还,各村的书屋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图书,群众读书非常方便。永联村村民徐春燕说,村里的“农家书屋”早上8点开门,到晚上9点半才关门。书屋有2万多册图书,5台电脑,到了晚上,人特别多,去晚了还占不到位置。以前村里玩牌玩麻将的人不少,现在学习的气氛浓了,不光牌摊没人了,连吵架的人都少了。

“市民学堂”在南京无人不晓,它免费对市民开放,被誉为“没有门槛的学校”。讲课主题由老百姓来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市民的学习需求。易中天、于丹、金正昆、刘心武等知名专家学者相继登上讲堂,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激发起市民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市民徐龙梅用“为我们打开天窗”来形容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一定要大力培养斯文人!一个地方多一些斯文人,社会就多一些和谐。”曾任苏州市委书记、现任江苏省省长的梁保华对记者说,“都说苏州人吵架像拉家常,好像天生就斯文,其实不然。斯文讲礼、不喜吵闹的习惯,必须长期培养,要花很多钱,费很大劲。”

梁保华说,从他当市委书记开始,苏州市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从未停止过。举办展览会、电视论坛、报纸征文,评选新风户、特色文化镇,组建文娱体育表演、创建公民道德示范区、评选全国文明城市等等,从来都不吝惜钱,一般都满足各部门的需要。梁保华说,“这个钱花得值,这就叫文化育民”。

文化富民: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如今,江苏已不仅仅停留于文化“赠送”和“慰问”,他们更注重挖掘、盘活资源,使许多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富民的巨大源泉。

无锡市丁蜀镇的陶文化源远流长,该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丁蜀镇政府注重开发当地的陶文化资源,带领群众发展了陶瓷用品8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3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亿元以上陶瓷企业10家。

苏州刺绣被文化部命名为“苏乡文化产业群”。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在保护中求得了新生,已逐步形成“一所一馆一街(镇)”的苏州刺绣文化产业链,即研发机构―传承机构―销售基地产业链。目前苏州刺绣的年销售产值已超过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

淮安市博里镇有座远近闻名的“农民画苑”,这是当地农民画家们常年创作、研究、交流的场所。展览室的墙上,挂满了乡土味十足的农民画,内容都是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秋收晒粮、荷塘花香、农民运动会……政府为此成立了文化服务公司,专门设立农民画销售部,并调查研究,了解市场对博里农民画的需求信息。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靠农民画他家去年收入提高了不少,这是又娱乐又赚钱的事情,“还要接着画下去”。

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发展文化产业是江苏的一大特色。江苏人做足了“文化”的文章,这些第三产业的兴起,既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成功经验,又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和经济形成了共赢。

文化聚民:从聚国人到聚世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是一个民族的精血,更是一个城市、地区发展的灵魂。文化可以展示形象,文化可以创造财富,文化可以吸引人才。一个生动的事例证明了这个论点。目前,台商投资内地的40%在江苏,而这40%里的80%又在苏州。问及台商为何看好苏州?台商直言不讳:这里社会治安好,文化底蕴厚,人的素质高。

徐州在今年上半年举办了“和谐家庭才艺大赛暨邻里文化节”,活动吸引了全市数百个家庭踊跃报名参加,不仅为众多家庭提供了一展家庭风采与魅力的舞台,更融洽了邻里关系。原来互不相识的居民见面点头问好,相互“串门”习以为常。以邻为亲、以和为贵、以助为乐、以诚为本的意识与理念深入人心。

在连云港,“百名教授兴百村”把人心、人气聚拢起来。3年来,107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进村“以扶强带扶贫”,专家们在村里的农民学校传授知识,使一些种养加工大户成了“农技二传手”,他们用方言传授,以自己的成果为示范,更有说服力,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20%左右。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加大了百姓对政府的向心力,群众也在共同致富中形成了互助合作关系,成为当地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事实上,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苏州,“外国人学苏州话”比赛已连续举办多年。在苏州工业园区,美国企业安德鲁公司的总经理柏迈高长期坚持学说相声,俨然已是专业水准;在诺基亚苏州公司工作的伊朗人艾哲罗,退休之后舍不得离开中国,干脆在苏州太湖之滨造了一所别墅,定居下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