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生活的强者

2007-07-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宗立 特约记者狄春华 我有话说

7月1日,在兰州蜀草中医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了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甘肃省平凉二中高三10班学生张晓和他的母亲曹雪红。大大的眼睛、浓密的睫毛,让张晓看起来很帅气。眉宇间虽然偶尔会露出一丝忧郁,但看上去仍然是一个阳光男孩。

曹雪红说,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她的病情已经缓解多了,可以自己吃饭了。“这么多年

,我这个当妈的没给娃做过一顿饭,娃却给我做了14年饭,喂了14年饭。”曹雪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任由着眼泪不停地淌……

1993年,张晓4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不到一个月时间,母亲由于悲痛病倒了,从此无法自理生活,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得已,外公外婆将张晓母子从内蒙古额济纳旗接回了甘肃平凉老家,借住在亲戚家。可时间不长,他们就成了亲戚的包袱,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将母子俩拉出了亲戚家。眼看要流落街头,村子附近好心的大妈腾出自家看守菜地、不足3平方米的小草房,供二人栖身。

回想起十几年前的情景,张晓说:“想都不敢想,想一次就感觉像是在伤口上撒盐那样痛。”东家给个盆,西家给个碗,没有筷子折个树枝,捡个破火炉,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有一段时间我大小便失禁,娃每天要给我洗衣服。大冬天的,光是一趟一趟把水提来,衣服和鞋就湿透了,人也冻僵了。”说起过去,曹雪红不住地叹气。

由于母子二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吃饭问题全靠好心的乡亲们接济,这家给一个馒头,那家端一碗面,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张晓说,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每天能吃一个白蒸馍”。可只要有一口吃的,张晓肯定会让母亲先吃。有一回,邻居端来一小碗肉,家里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着一点荤腥。母子俩你推我搡,谁也没有吃这碗肉。

张晓居住在城郊,是一个专门种植蔬菜的村子。一度家里没有一点米面,母子俩每天靠拣吃菜叶子度日,吃得直吐绿水。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的父亲告诉张晓,刘春灏政委是个热心人,给他写封信吧。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时任武警平凉某部政委的刘春灏写了一封求救信。很快,刘政委就带着米、面和慰问金来到张晓家。此后多年,刘政委将张晓一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直到调往外地。

母子俩商量:想要做刘政委那样的人,就必须好好学习。所以,虽然生活困顿,可张晓的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不错。没有铅笔,捡同学的笔头套一个水彩笔管用;没有书包,邻居大婶用一个旧迷彩裤给他改做一个;没有钱买复习资料,借同学的资料把题目抄下来回家做。从小学到初中,年年都得“三好学生”奖状。邻居们经常看见张晓上学、放学总是一路小跑,就埋怨曹雪红:“你给娃说一下,再不要跑了,跑得大汗淌着哩!”

张晓读初中以后,时间表是这样的:早上五点起床,收拾好自己,给母亲接尿、穿衣、洗脸、梳头,再烧水、打扫院子、上学;中午十二点半下课回家,做饭、收拾碗筷,背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上学;晚上六点二十下课回家,给母亲取个馍,倒杯水,急急忙忙赶去上晚自习;晚上十点半回家,必须给母亲洗脚,再开始捡第二天的菜、和面,还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才睡觉。这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了。周末,张晓更忙,除了学习,还要拾柴、挑水、蒸馍、洗衣服、晒被子,给母亲洗头、擦身子……

回首往事,张晓闭上眼睛,尽量不让眼泪流出来。苦难的生活,母亲朴素的教诲,以及好心人的帮助,让他学会了坚强。

前不久,张晓获得了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当地媒体将张晓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普遍关注,也收到了很多人捐的善款。面对捐助,母子俩反而觉得有了压力,他们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回报。张晓说:“高考已经结束,不管录取到哪里,我都要和母亲在一起,因为她一天也离不开我。如果通过这次治疗母亲能自理了,我就去参军,因为像刘政委那样的军人一直是我的偶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