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制胜“第五维战场”

2007-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劲松 特约记者张彦中 通讯员卢军舰 我有话说

周璧华(中)和学生在一起探讨问题。郭全玉摄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6年5月签署通令

,给1个单位15名个人记功,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周璧华是15人之一。日前,记者采访周璧华,听到她记功背后的许多生动故事。

瞄准“电磁武器”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一场关于当代战争作战形态与作战武器的讨论在解放军理工大学一个研究室展开。

“伊拉克战争一旦爆发,美军将在第一时间使用电磁武器。”讨论中,周璧华十分肯定地说。

果不出所料,美军在伊战中首先使用高功率电磁武器对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等重要信息设施发动猛烈攻击,使伊拉克一下子陷入信息中断、指挥不畅的被动局面。

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显示,人类战争行动已遍及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使用电磁脉冲攻击计算机网络、卫星等信息系统已成为现实。被称为“第五维战场”的电磁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军事科技制高点。

周璧华教授早就意识到电磁空间的重要性,为抢占这一制高点,她不懈耕耘40余载,在我国电磁脉冲防护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攻克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相关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制定了我国电磁脉冲工程防护领域的首部国家行业标准,成为我军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研究的奠基者。

下镐“冻土地带”

20世纪60年代,一次试验中出现数据丢失或被干扰、线路元器件被击穿等情况,引起了周璧华的注意,经过多次分析、总结和研究,她发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脉冲在作怪。当时,周璧华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电磁脉冲的作用机理搞清楚。

那时,关于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问题,国外没有系统论述的文献,国内几乎是空白。向这一领域发起冲锋,谈何容易!但周璧华没有退缩,她自我鼓励道:“遇到难题并不可怕,要有开挖冻土的精神。起初可能刨不动,但只要一镐一镐刨下去,可能就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发现、一次创新和飞跃。”

周璧华跑遍了国内相关研究部门,查遍了那个年代所有能收集到的国内外资料,但收获甚少。“只要想到了,就一定要弄清楚”,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周璧华艰难前行。

转机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初,周璧华在北京遇见了研究电磁脉冲的专家、从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沈浩明教授。当时,沈浩明教授和周璧华一样,正准备乘火车前往重庆开会,而去重庆的卧铺票非常难买。

   为抓住学习请教的机会,周璧华冒着严寒在售票处排了整整一夜长队买到了卧铺票。沈浩明教授知道后,感动地对周璧华说:“只要具备了你这种精神,任何科研上的难关何愁不能克服!”于是,沈浩明主动将一些国际上关于电磁脉冲的最新资料送给周璧华,并与她一起探讨电磁脉冲防护方面的技术难题。

1985年,45岁的周璧华申请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科研经费,开始主持电磁脉冲方面的科研项目。5年后,她带领项目组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多用途可移动电磁脉冲模拟设备及配套测量系统,开辟了我国防护工程抗电磁脉冲研究的新领域,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科学研究就是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0世纪末,在亲眼目睹雷电的严重危害,了解到雷击电流形成的电磁脉冲场可毁伤周围上千米范围内的电子设备及系统后,周璧华决心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研究这一课题,首先必须了解雷击点周围形成的电磁脉冲环境。当时,国内外还没有文献报道过雷击点附近实测的雷电脉冲水平电场波形,加上危险性大,一些人就劝周璧华别冒进,但她坚定地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国防事业、国民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必须上马!”

在分析研究国际上已报道过的数十次距雷击点100米以内的近场实测数据后,周璧华突破把大地作为理想导体的习惯做法,充分考虑大地岩土介质电参数的影响,终于攻克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其电磁耦合的世界级难题。这些研究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标志着我国跨入世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研究的先进行列。

重做野外实验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敢于较真是周璧华的风格。有一年冬天,她带领课题组在野外做试验。两个多月的试验时间里,周教授和同事们顶着严寒,认真地调试仪器设备,仔细地记录下一组组测量数据。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当进行到数据标定时,传感器上的小探针不见了。有人建议,试验已基本完成,可用一根差不多的探针代替标定。周璧华表情严肃起来,坚决地说:“不行!用什么探针测量的,就得用什么探针标定,否则,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为此,周璧华带着课题组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把这项试验重做了一遍。

在实验中,周璧华崇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2002年初,她带领几名研究生做“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毁伤效应”实验,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现象时,入学不久的博士生余同彬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验中出现的这种反常现象,是因机壳上电流产生的散射场通过贯通机壳的导线,对机箱内的电路产生耦合影响造成的。

开始,周璧华对此持否定态度,但随即表示:“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我是导师就说了算,还是让实验说话。”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余同彬分析的判断,周教授投以了赞许的目光。

为竞争单位培养人才

在周璧华的电脑中,有许多以姓名命名的文件夹,这是她为自己的学生建立的“小档案”,里面储存着学生们撰写的论文和相关资料。周璧华说:“从一定意义上讲,育人比科研本身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2001年的一天,杨春山找到周璧华,想报考博士研究生。她看了杨春山的硕士学位论文,发现他具有较深的研究功底,认为人才难得。半年后,杨春山顺利通过考试,可他所在单位因人员紧张不愿让他攻读博士学位。周璧华知道后,十分着急,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情况,终于使杨春山顺利入学。学习期间,杨春山完成的博士论文《地闪电磁脉冲研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周璧华爱才如渴是出了名的,她培养人才的博大胸怀更令人敬佩。

2000年,在北京某设计研究所工作的刘宜平被周璧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对此,周璧华的同事和弟子有些感到不解,认为刘宜平来自外单位,也从事防护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培养他,就等于培养一个竞争对手。但周璧华认为,培养人才的时机耽误不得,小团体利益必须让位于国防建设的整体利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周璧华的指导下,刘宜平开展有关气密封门方面的电磁脉冲屏蔽技术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3年中,他先后获得5项专利,1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

周璧华出生在江苏东台一个贫穷家庭,是解放军让周璧华走进了学堂,在她幼小心灵留下共产党好、解放军好的印象。1959年,周璧华考入北京邮电学院,但在入学体检时被查出患肺结核。就在她情绪陷入低谷时,组织上考虑她很有培养潜力,决定让她休学一年,治好病再上学。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让周璧华坚定了矢志报国的信念,她表示:“学成后,一定要为党和国家做一点事情。”1965年大学毕业,周璧华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要求参军到部队工作。

40年来,周璧华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她总有使不完的力,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只要不出差,她每天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加班。

从电磁防护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到构建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从成立电磁脉冲研究室,到建成全军电磁脉冲研究与测试中心,周璧华带领同事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如今,已67岁高龄、两次延长服役年龄的周璧华,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创建新的建设内容,朝着更高的目标登攀。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