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样的洪灾 不一样的生活

2007-07-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陈续 通讯员曹隆 我有话说

大雨,暴雨,大暴雨――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地区大面积、高强度的降水,使淮河遭遇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蒙洼蓄洪,姜唐湖蓄洪,邱家湖蓄洪……安徽启用8个行蓄洪区,防汛抗洪。

淮河自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使安徽沿淮地区57万多人被洪水所困,41万多人因水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

的怎么样?”怀着关切,曾经采访过1991年和2003年淮河洪灾的记者,再一次走进安徽沿淮河洪涝灾区。

蓄洪区里的“公共渡船”

为了保证淮北大堤和下游城市的安全,每当淮河干流水位过高,沿淮行蓄洪区就要破坝行洪。而行洪之后,行蓄洪区的群众往往困守在拥挤不堪的庄台上,往往一住就是一个汛期。

“你看,那是俺们的公共渡船!”在安徽颍上县润河镇的后店桥,面对南润段行蓄洪区的滔滔洪水,记者看到一条机动船载满灾区群众,破浪而来――这是从行洪区里的“孤岛”王台村开过来的“公交船”,乘船的是庄台上赶集采购日用品的群众。南润段行洪以后,润河镇党委、政府在做好灾民生活安置的同时,租用两艘机动船为灾民免费摆渡,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两班行船,保证灾民出行方便。“公共渡船可是中了俺们的大用。”村民张秀梅的孩子小,要喝牛奶,原本担心困在庄台上没有办法,有了渡船,她可以一天两次到润河集买东西。

“吃的、用的,一样不少”

“你们看看,两袋米,一桶色拉油,十块无烟煤球,一床被;这边是‘红十字’刚送来的‘百姓包’,内衣、毛巾、肥皂、拖鞋、勺子、电池灯、塑料盆,吃的、用的,一样都不少。”淮南市焦岗乡周台村丁文生老汉把记者拉进自己住的救灾帐篷,把收到的救灾物资,一样样点给记者看。

处于淮河中游的安徽淮南市历来是淮河防汛的重点地区,今年汛期,淮河洪水和内涝十分严重。面对洪涝灾害,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科学防汛”,在迎战淮河洪水的同时,全面做好灾民安置工作,设立灾民安置点50个,妥善安置灾民13014人。丁文生所在的焦岗湖洼地内涝严重,市区两级政府及时安置房屋进水的群众,在行道树木茂盛的一段新修乡村道路上搭建起48顶救灾帐篷,周边用石灰消了毒,每隔不远处还设立了蓝色塑料垃圾桶。

“虽说家里的房子不能住了,但政府把生活一切都安排好,我们的心里也不急了。”说这话的是名叫岳守美的大嫂,她正忙碌着在灶边炒瓠子,案板边还放着一碗切好的鱼。岳守美所在的凤台新集镇罗杨村灾民安置点,设置了宽敞的灾民公共厨房,摆放着镇里购置的好几台液化气灶。

“再也不受迁移的罪了”

“俺们这是最后一次搬家了,以后行洪再也不受迁移的罪了。”淮河大水以来,六安市霍邱县城东湖蓄洪区槐台村村支部书记徐才权,提起搬家就是满怀感慨。生长在淮河中游的城东湖蓄洪区,徐才权可没有少受行洪搬迁的苦,今年这一次,他们是搬往自己的新家――民安新村。这是2003年淮河水灾以后,政府投资进行的城东湖蓄洪区居民的整体搬迁工作,1.2万户的环蓄洪区居民全部迁到高地上居住。

过去,行蓄洪区行洪,灾民迁移是天大的事,群众负担重,各级党委、政府的压力也很大。近几年,国家和安徽省投入大笔资金,逐步对行蓄洪区进行移民建镇和高标准建筑庄台、保村圩工程。随着工程的陆续完工,不仅城东湖蓄洪区的群众以后不收迁移之苦,而且蒙洼、姜唐湖等行蓄洪区的群众,今年的转移都十分从容,8个行蓄洪区的群众转移,没有出现一人伤亡。

“一样的洪灾不一样的生活”――这就是记者在发生自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的淮河灾区的所见所闻。(本报合肥7月1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