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崔光显投巨资保护文物绿化环境

2007-07-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王建明)这几天崔光显很忙,这不,一清早,他只仓促地洗漱了一把,便匆匆离开他的办公室兼卧室。他是去察看青龙山森林公园的捧月湖三星亭处的修路情况,那里的路有个高坡,一到冬天车轮便打滑,这次投资150万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崔光显是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的村

委主任和天久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看看他那住了13年的简陋而老旧的办公室兼卧室,你绝对想不到他是个有着千万家财的人。

过去,民权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穷得男子娶不回媳妇,闺女更不愿嫁到本村,不少人索性全家迁走了。

崔光显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劳动先富起来的一员,以他赚的钱,他就是打着滚儿花都花不尽,然而他却常说:“自己富起来不算能耐,带动全村人富才算有本事。”因此,从1987年至今,他已为村里的乡亲们和公益事业用尽了自己办公司的收入9200万元。他先后花2500万元为村里修通了从国道到村中,再到青龙山森林公园的二十几公里的柏油路;他共投资了几百万元修建了四个拦水坝,使全村95%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1992年他还投资70多万元修建了民权村的小学教学楼,改变了原先一个教室9个学生、四个班的落后教育状况……提起崔光显,许多村民只是一个劲地说“老崔是好人呀,他为乡亲们办的好事,多得都没法说了。”

如今崔光显正在一门心思地搞青龙山森林公园(属河南省森林公园)建设,据巩义市文物局的席彦昭馆员介绍,青龙山森林公园内有一座地方志书上多有记载,而寺址却是鲜为人知的千年古刹慈云寺,1997年他们在搞文物调查时发现慈云寺遗址竟完好地保留着51通古碑刻,碑文记载了慈云寺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公元64年)年,是天竺国高僧摩腾和竺法兰把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梵刹禅院。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又奉旨重修,并在此“讲经说法,广度群迷”,碑文在许多方面解决了中国佛教发展中悬而未决的空白,文物价值极高。而且其附近53峰峰峰秀丽,自然环境很好。崔光显一岁半即丧母,从小就得益于乡亲们的帮助,虽然只上过三年半学,但他对于家乡父老和山山水水及历史文化却有着极深的感情,他请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考察论证后毅然决定,放弃本来要建的经济效益很好的企业项目,将那2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慈云寺文物保护和青龙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靠山吃山”更要“养山”,保护好家乡的自然和人文双重遗产,以便带领乡亲们继续致富。

在慈云寺,记者见到即将完工的碑廊和准备用作展览文物的藏经阁,一通通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碑刻,已经细心地被镶嵌在了碑廊上。据介绍,从1998年至今,崔光显用于文物保护和美化环境的资金就已达到6800万元,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光种植松、柏、杨、银杏等树木就达100多万棵。按他自己的话说,以前解决的都是村里人眼前的困难,这次,他是要为全村625户村民的子孙后代建一个长久的绿色宝库。

如今的民权村,崔光显办的企业和青龙山森林公园就吸纳了近400个工人,他们的年均收入已达万元,有80%的村民盖上了小楼,有几十户买了私家汽车,在崔光显用爱心搭建的和谐的平台上,迁出去的人又都陆续回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他们在自己信得过的人崔光显的带领下,在共同用心呵护着这份已经对外开放的人文和自然的双重遗产――青龙山森林公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