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太行山 以我真情换通途

2007-07-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蕾 我有话说

 一路引来百花开

“五年制小学我读了八年。”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大屯乡奎木沟村支书王安义回忆说,不是他小时候不用功,而是山里的土路太难走,一到雨雪天,孩子们就不能上学,久而久之耽误了学习。而如今,村与乡、县之间都修通了公路,不但孩子们上学不再受影响,而且学校之

间教学交流也方便了,教学质量大大提高,2006年9月奎木沟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公路修通了,只有44户人家的河北平山县东柏坡村,开起了28家家庭旅馆,80%的农户住上了新房;公路修通了,涉县桑栈村的村支书高建明无限感慨,没通路之前,村里硬是没有一家办过喜事,没有一户添过小孩,“世外桃源数桑栈,山高路窄出门难,村里闺女往外跑,外地姑娘不进山”,自打2004年通了水泥路,小山村改变了容颜,村里一年娶进来十多个媳妇……

2003年至2006年四年间,河北省共筹集资金196亿元,改建农村公路6.4万公里,新增通油路的乡102个、行政村21098个,实现了乡乡通油(水泥)路,乡镇通客车率达到99.9%。邯郸市副市长冯连生说,一路引来百花开,公路的修通给老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老区群众为公路的修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不来到山西大寨井沟村,你也许体会不到太行山区群众对路的期盼和执著。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村长马怀兰和她的丈夫周银柱。周银柱在城里开了装潢公司赚了些钱,两人拿出30万元支持公路“村村通”,后来又拿出30万元支持“户户通”。为了村里人能喝上干净水,能走上平坦路,能住上漂亮房子,两个人总共拿出自己的积蓄近200万元。“我们两个只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让村民一出家门就有路走,不管村民们住的有多远,我们一定要把路铺到他们家门口。”马怀兰说。曾是小学语文老师的她特别重视村里的文化建设,“沿着新建好的公路,我们正在建百药园、村史展览园、民俗演艺园。”

山西平顺县黄坪村党支书常书发身患肝癌仍带领群众工作在修路一线,14岁的女儿心疼父亲,将留了好几年的长辫子剪下来卖了90元钱给父亲买药,可常书发却把它捐出去修了路。在老区河北涉县,不少青年为修路推迟了婚期,有的举行婚礼没两天就双双奔赴工地。有人写下这样一首诗:“一条路蜿蜒,百里车马喧;好女奋锹镐,男儿手扬钎;工地动如潮,万人战犹酣;日落月亮起,山野升炊烟。”山西长治市副市长尚宪芳说,现在广大农民还不富裕,国家也有很多困难,完全靠政府拿钱修路是不现实的,“资金不足精神补,机械不足力气补,水泥不足石头补”,太行山老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太行精神,直到今天仍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

历史记忆

太行山根据地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由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一个抗日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以后,在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提出了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原则,并且领导改编后的工农红军,奔赴抗日前线,在太行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对华北地区的军事侵略和占领,开展了游击战、运动战和阻击战等战役,收复了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大片领土,建立了人民政权,武装了群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太行山八路军出身的九人与新四军最高统帅陈毅成为了后来的十大元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