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华“食品诽谤”的背后

2007-07-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中国个别输美食品和用品出现美方所说的“不达标”情况,美国及西方一些媒体不断刊出不实、夸大报道,声称中国食品“要毒杀美国人和他们的宠物”,并推而广之,掀起了一股诋毁中国商品的恶浪。

他们从两个方面,向中国抹黑。一个是以个别企业的所谓“生产劣质、有害产品”,抹黑所有的

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胡说中国的食品企业有“75%没有生产许可证”,以“一种不顾一切乱哄哄的劲头生产那些危险的伪劣产品”。另一个是以中国的商品缺乏监管,来抹黑中国政府。许多文章里一上来就武断地将中国商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归结为中国政府监管不力。声称“中国必须大力解决制造业缺乏质量和安全标准的严重问题。”“中国不能试图通过威胁他的全球伙伴的安全轻而易举地挣到钱,没有道德的资本主义是不能接受的。”“中国对于官商勾结和法治不严这类中国特有的制度性问题,还必须加以改革。”鼓吹要“修理中国”。

然而,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根据美国自己的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来自多米尼加的农产品被扣留了817次,来自丹麦的糖果被扣留了520次。来自印度的黑胡椒带有沙门氏菌,来自墨西哥的蟹肉脏得没法吃,美国联邦检查人员扣留的来自印度和墨西哥的食品数量超过了来自中国的食品。中国远不是最“脏”的国家。那么,人们就要问:为什么只有中国遭此“待遇”,刻意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对食品卫生毫不在意的国家,这个国家对食品被污染消息毫不关心”的目的何在?

同样是根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2004年以来,中国输美商品合格率均超过了99%,2006年更是达到了99.4%,而美国输华的商品2006年合格率仅有98%,三年平均合格率低于中国输美商品。那么,在中国的输美商品一年比一年好的情况下,美国一些媒体为什么仍然不顾事实,刻意以偏概全,吹毛求疵,抓住中国个别商品所谓“有毒成分”,大肆炒作?

首先,是从美国的大选政治出发。一些政党及受政党控制的媒体,以爱护关心普通民众为由,中国成为政党攻击的“代罪羔羊”。他们知道抓住中国商品“有毒”,这个强烈吸引眼球的话题,大肆炒作,攻击政治对手,可以为自己抢拉选票。从抹黑中国产品,抹黑中国,来打击政治对手,也是最容易的事。与20多年前攻击日本产品的手法如出一辙。实际上,美国每年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层出不穷,仅去年发生的毒菠菜事件和毒花生酱事件,就曾致死致伤数十人,一时轰动国际社会。至于前边提到的印度墨西哥丹麦有问题食品,为什么美国媒体不拿来作文章?那是因为,这些国家要么不具冲击力,要么不具分量,只有中国“这个美国眼里既爱又恨的复杂体”才能产生杀伤力。

另一个原因,美国一些人专门将中国食品拿出来说事,其内心深处有种族主义作祟。在这些人意识里“没有人比中国人更关心吃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不仅能成为一门艺术,而且还是社会的根本基石。”他们对一些中国人嗜吃家禽家畜的下水下脚料视为不洁,更对一些中国人嗜吃野味而反感和可怕。今年初,纽约的一家电视台就曾播出唐人街的一家餐馆出售所谓“老鼠肉”的镜头,导致唐人街乃至全美中国餐馆生意受到沉重打击,至今还未缓过劲来。在西方一些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肮脏的食品源于肮脏的文化的观点。”此次又拿中国的食品、用品说事,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一种自然反映。

还有,就是那些对华抱有意识形态偏见的人、极左的工会代表人物、宗教势力。他们只要发现可以诋毁、攻击中国政府的机会决不放过。此次对华“食品诽谤”恶浪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形踪。

对于美国此次“食品诽谤”,一方面,我们必须据理力争,用事实说话。对于将中国个别产品问题放大化,并拉到美国的政治斗争当中去,成为美国政党政治的靶标,我们理应严辞驳斥。对于极少数反华的“天然敌人”,我们根本不予理睬。中美如此紧密的经贸往来,谁也替代不了。政客与媒体呼喊一阵过去后,商家和百姓还要购买中国的商品,因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世界工厂”,已是全球大势,无人出其右。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检讨自己。虽然饮食习惯是各个国家的文化,但是,对于那些“嗜吃野味”的不文明恶习陋习,我们必须改正,坚决查处。2003年的“非典”灾难,我们已经吃了大亏,难道现在已经全然忘记了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