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2007-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红梅 我有话说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训练、心理咨询来进行的,大多忽视了隐性课程的作用,而充分发掘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一种实践或结果

,也有人认为隐性课程就是一种学习状态,还有的将其界定为知识、观念或者校园文化,更普遍的看法是认为隐性课程就是一种教育影响或者教育经验。笔者认为,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下称为隐性心育课程)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等环境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传递给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经验的总和。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它有着自身的专业独到之处。其特点包括:(一)影响方式的隐蔽性。这是隐性心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心育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隐性心育课程往往是一种受教育者,甚至教育者本身都未觉察到的教育影响;(二)时空范围的广延性。隐性心育课程打破了固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开放式的,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三)作用过程的无意性和渗透性。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时,更多的是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隐性心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影响,学生也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摄取了教育经验;(四)作用结果的深刻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通过心灵的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影响其情感、意志和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心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其作用是持久和深刻的;(五)隐性心育课程和显性心育课程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还可以相互转化。当隐性心育课程被意识、发掘出来,就有可能转化为显性课程,而新产生的这种显性心育课程在发展中又可能蕴含新的隐性教育因素。

隐性心育课程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具备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砺功能以及行为上的规范功能。因此,隐性心育课程是真正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大学生身上就是他们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等普遍增强。隐性心理教育的超时空性、全方位和自主生成性,都可满足社会环境变化和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还是学生中的健康人群,所以应该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发展性心理辅导就是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的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隐性心育课程的广延性和渗透性能起到良好的发展性、预防性作用,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再次,隐性心育课程适应大学生接受方式。隐性心育课程往往蕴含在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之中,具有真正的“诱导性”。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其被教育的角色淡化。这既满足了他们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也消解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如何开发和应用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呢?

首先,要以第一、第二类课程为载体。我们权且称与学科课程相联系的那种课程(即传统意义下的课程)为第一类课程,称活动课程为第二类课程,将隐性课程称为第三类课程。这些课程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全部课程。以第一、第二类课程为载体是我们开发隐性心育课程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中渗透着科学道德和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人文学科中则贯穿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因素。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素材。同时,大学生在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体育竞赛等活动中也能受教育、长才干。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第一、第二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研究,充分发掘这些课程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和指导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以特定的方式,不失时机地传递和渗透学习心理、生活态度和真善美的教育。

第二,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校园文化是隐性心育课程开发的依托。当前学术界倾向于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部分,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一是要开发校园物质文化中的心育课程。对学校物质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可考虑以下一些因素:(一)学校的自然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力扬长避短,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二)建筑设计要美观实用,更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三)室内设计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四)设施设计,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实验仪器等方面物质设施的安排也应该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五)色彩匹配,即校园内外建筑、花草树木等色彩的协调匹配;(六)人物形态。正面积极的师生服饰样式,容貌特征,行为表现等人物形态也能潜在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品质的构成。

二是要开发校园制度文化中的心育课程。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硬件”,那么学校选择怎样的组织结构和制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则是一种“软件”。精简的组织结构,民主的领导作风,宽松的制度环境和在管理上的参与有助于学生自主、自立和坚持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对学校组织运行和制度进行设计,使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

三是要开发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心育课程。校园精神文化中蕴含了更为广泛、复杂和深层的心理教育内涵和因素。弥漫于学校中的校风、班风、历史传统、心理氛围、仪式等所传载、倡导的人文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渗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品质。学校管理者和规划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校训、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等进行总体设计和构建,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