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经济发展与百姓幸福紧密相连

2007-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蕾 通讯员吕雁玲 我有话说

国以家为基,邦以民为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43.62亿元,比2005年增加7694.33亿元,增长24.3%。这意味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意味着经济形势的向好,也意味着国家更有实力来解

决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财政支出结构、支出重点在变,公共财政的理念在变。从点滴变化中,我们可以体味出温暖,感受到信心。

莘莘学子的福音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教育既关系国家的前途未来,也影响个人的人生走向。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不让寒门学子因“贫”失学,为了保障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先后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等政策措施。

从2006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6年至2010年,不包括教师工资增长因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5年间将累计新增经费2182亿元。改革的推进给农村学生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仅2006年,这项改革就惠及15万所农村中小学校、5200多万名中小学生。仅免杂费一项,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180元;享受免费教科书的贫困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210元、初中生320元;贫困寄宿生还得到生活补助,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达460元、初中生达570元。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将付诸实施:国家奖学金将每年奖励5万名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

初步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之外,公共财政每年至少还要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经费308亿元左右。这是建国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新的资助体系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后,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以上。

亿万农民的欢喜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重要的“软实力”。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样,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部分农民群众处于信息闭塞、生活单调的“精神贫困线”下,广大农村地区更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武装人的头脑,更需要用有力的精神支撑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共享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心愿。

为了解决农民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耳失聪、目失明”的问题,1998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地方配套投入13.1亿元推进村村通工程;2004年至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7.5亿元,地方配套资金8.9亿元。自1998至2006年,全国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自然村共9700多万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在广西玉林,一位农民兄弟感激地说,通了电视,就等于在家里办了学校,请了科技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

为了把优秀的影片送到农村,中央财政在“十五”期间共投入1.15亿元,重点扶持了全国中西部地区的632个国家级低收入县和革命老区、灾区,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2006年,公共财政实行购买农村群众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基本服务,购买优秀影片的农村数字电影公益版权。自2000年以来,中央财政总计投入资金2.28亿元,重点支持了国家级贫困县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设备建设和更新改造。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了“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

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为了让更多农村自办文化做大做强,国家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更多人参与农村自办文化建设。2006年财政部下达农村文化“以奖代补”资金达到6119万元。在一些地方,农村自办文化发展壮大,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云南省石屏县开发了“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四个种类的农村自办文化,如今,唱一曲海菜腔,跳一套烟盒舞,看一场花腰歌舞,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种时尚。

“文化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财政部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家把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放在重要位置。财政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试点、“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让广大群众共享先进文化的成果。

困难群众的希望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古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对于已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依然遥远。

当前我国面临着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就业问题之复杂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未有过的。为了使更多人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国家财政加大投入力度,2003年至2006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由2656亿元增加到4338亿元,年均增长18%,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

对于城市困难就业人员,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全国各级财政就业再就业资金从2003年的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39亿元,年均增长51%。200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9.27亿元,在去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又比2006年增加246.99亿元。

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财税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规定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符合条件的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贴息贷款,财政给予50%的贴息;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并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给予其岗位补贴,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由财政负担……今年以来,各地把消除“零就业家庭”当作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期盼解决的大事之一,把惠民政策、亲情服务送到每个困难家庭。

农村困难群众也迎来一个好政策――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已达1509万人;地方各级财政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41.6亿元,比2005年增加16.3亿元,增长64%,月人均补助水平为33.2元,比2005年增长11%。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到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宣布“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人和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人们都已感受到中国进步的节拍。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