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防御”到“调控”的转变

2007-07-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陈续 何平 我有话说

蚌埠市领导慰问巡诊在五河县临北行洪区大堤上的医疗队。为做好行洪准备,7月27日,五河县临北行洪区内紧急疏散2.2万人。本报记者高腾摄

2007年6月下旬,淮河上游暴雨如注;紧

接着,进入“梅雨期”的中下游地区降雨急增……国家防总宣布:淮河发生自1954年以来流域性第二大洪水。

面对滔滔洪水,沿淮人民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科学,奋起抗洪。7月29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说:目前淮河防汛抗洪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防洪工程运行正常。

人要活路,水要出路――科学理念催生减灾成效

1000公里长的淮河,从桐柏山区源头到洪泽湖,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江苏中部。

在淮河抗洪大堤上,安徽省防汛抗洪指挥部的同志面对淮河剖面图告诉我们:360公里的淮河上游,落差174米;全长490公里的中游,落差16米;而150公里下游,落差6米。这样的地形导致的结果是:上游来水一泻而下;下游泻洪缓滞,高位顶托;大量洪水滞留中游――这就是淮河易发洪灾、地处中游的安徽频遭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7月8日、9日两天,安徽暴雨倾盆,平均降雨量达200多毫米,个别县市超过400毫米,而正常情况下淮河流域年降雨量还不足1000毫米。13日、16日,两次洪峰相继通过王家坝,洪峰叠加使干流水位只涨不降,一座座行蓄洪区开闸泄洪……

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省防指总指挥赵树从……各级党政领导出现在抗洪抢险的堤坝上――他们传达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做好抗洪救灾工作指示精神,部署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各项工作,要求大力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严防死守,团结拼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强调科学调度,科学防控。

“人要活路,水要出路”――在总结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抗洪工作的经验教训时,科学发展的观念使安徽上下形成了这样的抗洪理念:面对滔滔洪水,既要殊死一搏,顽强防御;更要科学应对,科学调控。

作为淮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行蓄(滞)洪区的运用至关重要。在淮河干流洪峰临近王家坝时,及时启用蒙洼蓄洪区,蓄洪2.5亿立方米,降低王家坝水位0.2米以上;相继启用南润段、邱家湖行洪区和姜唐湖行蓄洪区,降低正阳关水位0.2米。在上游河南和下游江苏的配合下,安徽先后启用9个蓄洪区“疏导”洪水,明显起到了削峰减量的作用,成功实现了对淮河洪水的调控,有力地确保了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淮南市和蚌埠市等重点防洪目标的安全。

减少转移,安全转移――治淮工程提供物质保证

1991年大水,安徽行蓄洪区转移群众50万人;2003年是22万人;今年是10300人――最新统计显示:与2003年相比,今年淮河流域淹没面积减少五分之二,转移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工程险情减少四分之三,防守人数减少了五分之四。

“今年启用行蓄洪区我们转移了4358人,相当于2003年时的十分之一。”拥有蒙洼、邱家湖、南润段等行蓄洪区的安徽阜阳,市委书记胡连松评价:“治淮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1年和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对淮北大堤、蚌埠和淮南城市圈堤、临王段和正南淮堤、寿西淮堤等370多公里堤防进行了除险加固,提高防洪安全度。“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经过重建和蒙洼蓄洪区堤防加固后,保证水位由29.0米上调到29.3米。为了解决行蓄洪区群众的“安居”问题,把蓄洪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政府统一规划、提供建房补助,帮助行蓄洪区群众搬到“保村圩”“避水庄台”或移民迁建。仅蒙洼蓄洪区就加固了136个庄台、新修4个保村圩,庄台和保村圩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还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话。因此,今年安徽启用9个行蓄洪区,跟2003年持平,但迁移群众却大大减少。

“往年行洪都是动用工兵炸坝,轰隆一声之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今年行洪是摁下按纽,防指命令进洪2亿立方就是2亿立方,一切都可以掌控。”赵传奇,是蚌埠市防指办公室的副主任,参加过1991和2003年抗洪的他,对今年荆山湖行洪进、退水工程的效能感受深刻。与赵传奇一样,安徽沿淮抗洪的干部群众有一个共同的切身感受,那就是,治淮骨干工程的陆续建成,今年抗洪心中有底、出手不慌。

来自淮委治淮工程局的消息,总投资447亿元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中,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等10项在建设中,今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部基本完工;大型水库除险加固、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怀洪新河续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9项工程已经完工。在今年洪水面前,工程效益已得以凸显,为调控洪水提供了物质保证。

把握雨情,预知汛情――科技手段确保科学调控

“今年淮河旱涝急转,虽然汛情来得很急,但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效武说:“从7月初开始,安徽省防指要求省内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近30个控制站,做到水位1小时或2小时观测报汛1次,成功地对淮河中游各主要控制站、大型水库作出了及时准确的洪水预报。”

在王家坝开闸蓄洪前,9日上午,安徽省防指根据上游河南省降雨信息,准确预报出10日中午12点前后,王家坝水位将达29.30米,如果不蓄洪,11日中午出现29.6至29.8米的洪峰水位,并及时将这一数据上报给水利部水文局。

“淮河的防洪科技水平过去只能算是‘小米加步枪’,今天则发展到了‘坦克大炮’,在抗御淮河大水中,水文情报预报、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等非工程措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效武边说边点开了网页,当天淮河干流各个支流的降雨量、降雨范围、水位情况等资料立刻显现在电脑上。

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非工程体系,帮助实现了由被动“防御”到主动“调控”转变。淮南市紧急防汛期指挥部专家技术组顾问王润泽对此感受最为深刻。他介绍说,1991年淮河防洪时,各水文站的水情只能靠人实地观测,测到的数据由专人到邮局拍电报或者打电话发回安徽省防指,省防指工作人员再通过手工把信息翻译出来。在堤上巡查时,发现险情也只能跑步通知派人抢险。“那时候有个对讲机已经很了不起了,仅有的对讲机只能用在最紧急的堤段,现在可好了。出现险情用手机便可以通知抢险队伍,在值班室内还能用监控摄像头观察。”

当记者在淮南市防指采访时,随处可见各种高科技的调度手段。坐在防汛值班室内,只要点开内部网页,通过架设在闸口的摄像机,便可直观地观察到重要堤段防汛抢险和部分涵闸的开启情况。

据介绍,自1991年以来,国家投资800万元修建了淮河水情自动监测系统,流域已经建起5000多个监测站,采集信息完全由短波自动监测完成。目前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卫星、雷达监测网络,可以全天候监测雨层分布和强度。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安徽还建立了远程监控和会商系统,“足不出户”即可随时监测各重要闸坝情况,组织异地防汛会商。

面对自然灾害,从“防御”到“调控”,不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这其中,折射着实力的提高,手段的提升,更折射出“科学发展”观念的更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