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伟大的创举 成功的实践

2007-07-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高平 我有话说

内蒙古成功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在开展世界民族问题比较研究中,把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主要课题来跟踪研究。课题组认为,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显然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利益的重要政治制度。

2007年7月20日,在内蒙古举办的“发展与进步”研讨会上,民族政策和法律研究专家刘惊海透露: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和内蒙古社科院合作,已经10年跟踪研究内蒙古的发展。10年里他们不断把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和经验介绍到欧洲各国,被称为“中国经验”。

“五一”会议,起航的“中国经验”

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开幕。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选举乌兰夫为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5月19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祝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标志着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崭新制度的诞生,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它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维护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借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功经验,我国相继建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4个自治区,并建立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三级自治政权,建立了完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一成立,就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活力和生命力。1949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62年,人均社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六。195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时,《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赞誉内蒙古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

今年80岁的奇忠义,是成吉思汗第34代嫡系子孙。1949年,奇忠义是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郡王旗札萨克(即旗长),成为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同年他宣布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奇忠义历任伊克昭盟民政处处长、副盟长、政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直至退休。他深深懂得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的权益才真正得到保护。对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奇忠义说:“这是任何民族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56个民族的共同创举!”

团结互助,永恒的主题

7月21日,内蒙古第一次评选出了60年来“感动内蒙古”的20位杰出人物。其中一半的人物都是民族团结互助的典型。

草原额吉――都贵玛,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草原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3000名南方汉族孤儿。当时19岁的她领养了26位孤儿。到了90年代,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张宇航发动资助草原贫困孩子上学的“爱心行动”,800多广东人加入“爱心团队”,资助贫困孩子3000名。一位草原母亲、一位爱心使者,他们两个人演绎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心接力,谱写了民族团结、友爱互助、谁也离不开谁的感人诗篇。

包头市青山区自由路2号街坊18栋楼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宿舍楼,这栋楼居住着35户居民,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汉族。他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互相尊重。蒙古族达赖老两口年老体弱,居民汉族青年张林主动承担起照顾达赖夫妇,买粮、搬煤等家务活,他一人包下。李宪堂是位工程师,爱人不在本地工作。他出国期间,把孩子交给马家看管,而马家出差,就把孩子交给李家看管,从未因风俗上的差异而发生纠纷。40多年来,从此楼迁出者有之,搬入此楼者有之,但民族团结的精神永驻。

史学家韩儒林访问内蒙古,在《内蒙新感》的文章中写到:到处都可以看到汉族、蒙族、朝鲜族、锡伯族、鄂伦春族人们同在一个工厂,一个牧场、一个学校亲密无间地劳动和学习。内蒙古就是我们祖国民族大家庭中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

香港陈嘉庚先生到乌兰浩特访问,在《新中国观感集》一书中写到:我们这次到内蒙古,有一种深刻印象,就是汉蒙兄弟的亲切互助的表现。凡事不吵吵闹闹,如遇难于解决的事情,大家也和和气气地开会讨论。从这些地方表现民族的团结亲善,这是值得我们赞美的。

从1983年到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每年的9月确定“民族团结教育表彰月”,先后表彰先进集体16925个,先进个人3159名。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中学、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育课;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学习内容纳入“二五”普法和“三五”普法的全过程。各族人民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在学校里一起学习,一起锻炼身体,一起嬉戏。他们在民族大团结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福祉,显示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大度包涵的宽广胸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万多专业技术人才落户内蒙古,如今,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已经融入自治区大家庭;同一时期落户在大草原的3000名孤儿,吃着草原母亲的奶水,喝着额吉熬制的奶茶长大,成为草原的建设者。现在,内蒙古正在建设人才和生产要素的“流入地”,吸引着八方人才。良好的民族关系,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五”期间,内蒙古累计引进国内外资金2655亿多元,年均增长46%,2006年一年就有1365亿元资金流进内蒙古。

内蒙古社科院党组书记、达斡尔族吴团英说,每个民族都有生生不息之本,有发展创业之路,摒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陈腐观念,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增长智慧和才干,心灵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真谛之所在。

共建共享和谐大家庭

“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这样写道。

如今,这片60年前贫困落后,只有562万人口的地区,已经成为55个民族(内蒙古没有珞巴族分布)近2400万人民和谐相处的乐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内蒙古现象”。

政治方面:内蒙古建立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和19个民族乡。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都确保有少数民族代表参政议政;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均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2005年底,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共15.9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25.5%,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比例5个百分点。共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300多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法规性文件,民族工作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经济方面:2002年以来,连续5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0亿元,经济总量从第24位前进到全国第17位,人均GDP居全国第10位;完成财政总收入712.9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居全国第十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58元,居全国第1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居全国第16位。显示出强大的后发优势和创造力。有专家研究推测,1947年,内蒙古的经济生产总值不到6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

教育文化方面:全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目前,全区有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达1035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0万人;21所高等院校中有8所招收蒙古语授课学生,在校少数民族本、专科生2.7万人;有少数民族研究生2300多人。而在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前,内蒙古的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如火如荼,民族文化和艺术、风俗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

成吉思汗第34代嫡系子孙奇忠义老人感慨地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多年来对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绝大部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新建许多工业项目,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既加快了民族地方的发展,又对整个国家的建设给予很大的推动力量。此外,国家还把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他说:“国家给牧民免税,给牧民上低保,历史上没有过,只有共产党这么做,这是少数民族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表现。”

春秋甲子度,塞上越千年。60年的实践,显示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平静的原野其实并不平静,它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