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007-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谷曙光 我有话说

今年3月至6月,中国人民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京剧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校内教师与校外名家耆宿兼顾,每人一讲,共十讲,从不同视角、不同选题立体讲解诠释京剧与传统文化的深刻关系,另外安排两次剧场观摩,限报名额300人。出乎校方的预料,300人很快报满,还有不少学生为没有选上着急。现在,一个学期过去了,

《京剧与中国文化》系列学术讲座获得了圆满成功,大学生对课程的热烈反响出乎人们的预料。他们借用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来表达对京剧艺术的认知与欣喜之情。

用国剧的艺术价值打动青年学子

目前,诸多开设京剧选修课的高校都把“培养戏迷、振兴京剧”作为核心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的系列讲座开宗明义,首先让学生了解京剧,以昆曲的历史兴衰为例分析当前京剧的危机,指出京剧艺术虽经由昔日的主流艺术、流行艺术转变成今天的古典艺术、经典艺术,但退出流行行列并不意味着艺术的式微没落,走向经典、凝定成古典艺术亦是延续艺术生命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更高级、更纯熟的形式。

其次,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由于它的唱、做、念、打把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武术等门类融为一体,最终成为举世无双的综合表演艺术体系。它的虚拟写意的演艺系统达到表演艺术的至高境界。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伟大艺术是这个民族的福分。这些观点,得到学生们的充分认同,并进而对京剧乃至传统文化产生好感。

当代大学生、青年人对类似京剧的传统艺术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在讲座中,学生们意识到,经典艺术虽然古老,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吸引力和艺术魅力。以昆曲、京剧为主体的国剧艺术就是中国经典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很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英、栋梁,如果竟使本民族的经典艺术――亦即优秀文化失传消亡,那就说明这一代人浅薄谫陋、数典忘祖。环顾全球,世界上的众多国家都耗巨资修复文物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大力气保存自己民族的艺术。自然中国也需要教育培养出能够懂得、维护、欣赏和传播国剧艺术的下一代,不能让艺术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否则既愧对古人,也愧对后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生们都表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珍视并善待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有责任树立国剧本位意识,把京剧艺术保存传承下去。

用名家耆宿的演示吸引广大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的十次京剧讲座,老、中、青兼顾,久负盛名的研究大家、蜚声菊坛的表演艺术家和敏锐犀利的理论批评家轮番上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京剧与传统文化的血缘关联。演讲者不是人云亦云地转述一些陈旧的学术常识,而是力图在论点上创新、讲授中出彩,能带给学生深刻鲜活的历史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85岁高龄的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吴小如的讲演座无虚席,还引来不少外校和社会上的戏曲爱好者旁听。吴先生讲演的题目是《中国京剧的前途命运》,他满怀忧患意识,简要回顾了戏曲发展史,谈到目前京剧的危机,明确指出:京剧的前途命运掌握在我们这代大学生手里,言下之意――要善待传统文化。吴先生以他多年对戏曲的深湛研究功力,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学术观点。譬如,他认为歌舞音乐、滑稽诙谐、武打杂技三者的结合,才最终形成戏曲,而“画图”在戏曲形成中亦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吴先生为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呼吁,真诚而富有激情,赢得听讲者的满堂喝彩和深切共鸣。

著名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不仅现身说法,还带来了戏校的教师和小演员。孙老师口讲指画、轻歌曼舞,带给学生最美的艺术享受。当场画脸谱也是学生深感兴味的,五色油彩勾画出忠奸善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现场效果。

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傅谨是目前主持“京剧学”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他倡导“国剧本位”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研究,关注传统戏剧的传承与保护。傅谨的演讲侃侃而谈,勾勒了京剧起源的艺术背景、社会背景和美学背景,清代的花雅之争,文人话语权的崩溃,民族间文艺程度的差异,都市对于戏剧的意义,文人趣味与市民趣味的妥协,政统、道统与文统的疏离……新见层出,听起来不但不觉枯燥,反而兴味盎然。傅谨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京剧的危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一场场新意迭出、深刻犀利的学术讲演足以让人回味良久、启迪遐思。

钮镖、蒋锡武、孙萍和本校蔡锺翔、王政尧等的讲演都有很高的上座率和良好的反馈。学术品格的提升,使《京剧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成为最新、最权威研究成果的展示渠道,大学生逐步树立了尊重传统、注重传承的价值观念,课堂成为在大学校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平台。

以观剧体验京剧的文化内涵

京剧中富含传统文化因子,无论在表演体系或道德观念上,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和固有特征。京剧是当代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佳渠道,它与书本上的死板文献不同,是活泼泼的、立体丰满的。在讲演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经、史、子、集等古籍善本里,而从古到今,一般只有那些所谓的文化精英才能阅读和理解经典著作。那么,大多数从未读过经典著作的普通百姓,是通过何种渠道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呢?学生们就此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辩论,最后的答案不言自明。近代以来,以京剧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容小觑的独特地位,京剧中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趣味,影响了不止一代的中国人。许多国人的历史常识不是来自正史,而是来自广为流传的小说戏曲,甚至知识阶层中的许多人也不例外。结论水到渠成:京剧里凝结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因子,忠孝、仁爱、礼义、信诺、和谐……它从一个侧面体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不必讳言,今天的青年人长期浸染在西方强势文化的背景下,全球化浪潮让好莱坞大片、日韩偶像这些外来文化快餐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很多学生表示:不是他们不爱看,而是他们看不懂昆曲、京剧。过去我们片面强调戏曲的节奏慢、与现代生活脱节,其实都不免无的放矢、隔靴搔痒。问题的关键在于中西方有不同的演剧观,如果以西方的演剧观为标准、本位,来衡量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自然是南辕北辙、不得要领。一般来说,西方艺术重在模仿自然,中国艺术则是一种写意、比兴的艺术。比兴写意注重想象移情,它不拘泥于自然原型,而是诉诸联想、遗貌取神,藉以唤起观众的想象力去补充那些笔墨之外的空白。京剧中开关门没有门,上下楼没有楼梯,骑马没有马,这都是空白艺术,而空白艺术在西方是较罕见的。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苏联的著名导演爱森斯坦在讨论会上说,中国京剧是深深根植在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京剧不同于西方模仿式的表达常规,而使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写意性的深刻印象。《京剧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就是要把“中西方不同的演剧观”谈深谈透,让学生对中西方的演剧体系有清楚明晰的分辨区别,有了这个前提,再来看传统京剧,他们就会备觉亲切,认为掌握了破解传统文化的金钥匙,看戏就是在和古人对话,寻找自己的前世姻缘。

文化内涵的挖掘应该和艺术鉴赏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纯粹学理的阐发,不能使学生得到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滋养。为此,学校组织学生进剧场观看了《拾玉镯》、《三岔口》、《赵氏孤儿》等京剧传统戏,身临其境的剧场感受让他们对京剧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的表演体系有了更直观清晰的艺术体认,激发他们更多了解民族文化,提醒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脉。

中国人民大学《京剧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既是一种可贵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又是一次受众面较广的传统文化的推介传播,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全方位接触京剧,并以此作为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人文素质教学的要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