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家小院笑声多

2007-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 邹声文 我有话说

八月的草原,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10日上午10时许,正在内蒙古参加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率中央代表团第一分团,乘专机抵达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看望慰问当地各族干部群众。

曾庆红十分关心内蒙古的“三农”工作,一下飞机就来到位于海渤湾

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考察。2004年开工建设的这个示范园区,以发展温室葡萄为主导,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农户+市场”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马路两侧,一座座农家院落整齐排列。村口,“大家一条心,共建新农村”的大红标语分外醒目。

曾庆红首先来到村民姚埃明家,一边和主人拉家常,一边走进他家的院子。

姚埃明告诉曾庆红,自己原来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土地盐碱化严重,家里收入很不稳定,一年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2004年全家迁到团结新村后,通过从事温室葡萄和花卉种植,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去年人均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听了姚埃明的话,曾庆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院子里的太阳能灶、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给农家小院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住宅、温室大棚、圈舍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农家小院,显得生机勃勃。曾庆红仔细察看,连声夸赞姚埃明的日子过得不错。

大棚里,一串串紫色的葡萄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葡萄架下,套种的韭菜长势喜人。

曾庆红弯腰走进大棚,转身问姚埃明:“这些葡萄是什么品种?”

“这是红提,非常甜。”姚埃明回答。

“我们这里的光照,比国内同纬度的地方一年要多500多个小时,很适宜种植葡萄。”一位农业技术人员补充说。

“乌海这个地方降水量小,这是劣势;但光照条件好,这是优势。要注意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努力发展优质葡萄种植产业。”曾庆红叮嘱道。

“农业税等税费都减免了吧?”曾庆红接着问姚埃明。

“都减免了,地方政府还给我们很多鼓励政策。”姚埃明夫妇争着告诉曾庆红:“像搭建温室,可以补助4500元,种植葡萄也有补助,政府还帮着我们购买农用机械呢!”

曾庆红听了十分高兴。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我国许多地方,农业还不发达,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你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自己生活,我感到非常高兴!祝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随后,曾庆红又来到村民李金龙家的蔬菜大棚。藤蔓上垂挂的一根根翠绿黄瓜,吸引了曾庆红的目光。他高兴地接过刚摘下来的黄瓜,笑着说:“这可是绿色食品,质量好,吃得也放心。”

“这些农产品销售怎么样?”曾庆红问。

“有专门的企业负责销售,我们可以放心地生产。”李金龙回答。

“你们搞温室种植,从哪里得到科技支持?”曾庆红又问。

“我们跟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联系,自治区的科技特派员也会经常来指导农民。”

听了当地负责同志的回答,曾庆红满意地点点头。

李金龙家的外墙上,挂着“党员示范户”等荣誉牌匾。曾庆红对李金龙的妻子、共产党员李素英说:“‘党员示范户’这个荣誉很重要。作为党员,要带头致富,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要把致富的法子、生产的诀窍告诉大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李素英激动地表示,一定会牢记党的宗旨,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们家去年一年收入有多少?”曾庆红笑着问李素英。

“非常好!”李素英笑着回答。

“到底有多少?能不能透露一个具体数字?”曾庆红追问道。

“光种菜大概有六、七万,其他还有一些……”李素英依然不愿“透露”实情。

“你们看,她还给我们打埋伏呢!”曾庆红幽默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农家小院里,再次飞出开怀的笑声……(新华社乌海8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