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7-08-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

郑晓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三期撰文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的出现及其发挥的作用,交叉学科在科学领域表现出的生命力得到充分肯定。然而,在科学领域中,有的学者对交叉学科

的学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存在观望甚至质疑。作者试图在了解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对交叉学科范畴的认识,商讨为什么科学发展需要交叉学科,并以人口健康和断代工程两个交叉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作为论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宽泛交叉的作用及其生命力的典型案例,提出只有在科学领域中认同社会科学的重要性,社会才会有较快的协调发展。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

刘森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二○○七年第三期撰文指出,在社会理论意义上,以“劳动”作为“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历史选择和基本看法。生活世界理论和生存?实践论开始意识到其中的矛盾张力,但仍致力于弥合。而认识论意义上把“实践”解释为反教条的经验累积论在中国也根深蒂固。着重强调人与人关系(而非原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并凸现自由、伦理、人文、审美等价值维度的“实践”日益受到重视。但从人人关系维度看,“实践”内含的各种张力、矛盾、复杂、多元、异质等都凸现出来,使实践智慧论和实践自悖谬论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信?行的统一开始受到反思,而实践和生存的内在反讽性或许更凸现了哲学实践观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分不同层次的必要性。

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

朱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四期撰文认为,近年来,我国社科期刊正处在转型前的“躁动”之中。从期刊的主管者、主办者到办刊人以及服务对象都在热议一系列的改革问题,并且对这些热门问题大多形成了“共识”。然而仔细分析,这些共识大多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由此造成了变革的主体???社科期刊面临诸多两难选择: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全面出击还是有所取舍;开门办刊还是自我封闭;依靠专家还是编辑办刊;重选题策划还是重文字编校;匿名审稿还是编辑审稿;执行编排规范还是执行评价规范;重评价指标还是重独立风格;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面向市场还是拒绝经营等等。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但付诸行动时方知事情并不像已有的答案那么简单。因此,大多社科期刊不得不徘徊于变革的十字路口,选择了“骑墙”这一姿态。这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毕竟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