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需要“全面工程教育”

2007-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涂善东 潘艺林 我有话说

在中国,谈及古代工程的辉煌,谈及茅以升、李四光、钱学森等工程大师和工程教育家,人们曾引以为荣。但现在,以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技师为人生目标的学生却在减少,一些实力雄厚的工程学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源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工程教育存在弊端

工程教育影响力不足、研究力量不足、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已对工程教育质量形成威胁之势。

第一,工程教育的影响力不足。我国目前学习工科的学生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高的,但工程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中学生对工程学科知之甚少。在民众的心中,工程教育意识弱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工程教育的偏见也还不少。

第二,工程教育的研究力量不足。在美国,有的大学早已设立工程教育博士学位,目前已有多所大学建立了工程教育系(DepartmentofEngineeringEducation),专门培养从事工程教育研究与工科教学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的工程教育研究曾很活跃,而近几年研究人员逐渐减少,研究氛围也不浓厚了,工科教学人才的培养机制很不完备。

第三,工程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工程领域众多,不同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同企业人才需求千差万别,社会需要的工科人才必然是多种多样的,由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组成的队伍体系非常复杂,这就必然要求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多样化。但现有工程教育模式单一。在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日益明显的趋同现象,很少有学校明确表示要办成高水平的工科型大学,社会真正需要的工程师的培养往往被忽视。

教育上的某些弊端,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测,考试之外的知识被视为多余;学生最关心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他们获得的资格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教育过窄,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功利主义导向过重,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本技能训练不够;共性制约过强,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

“全面工程教育”顺势而发

针对上述问题,“全面工程教育”顺应时代的呼唤,以其草根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致力于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探索新的教育哲学。

教育的草根意识要强化。工程教育生源减少,直接导源于民众工科兴趣的减弱和工程意识的淡化,直接导源于工程教育对民众影响力的下降。对此,全面工程教育主张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意识,其特点是:第一,顽强,有根基,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力。第二,广泛,遍布教育系统从底层到顶层的每一个角落。

全过程的工程文化素质教育。根据草根意识,全面工程教育致力于将工程思维和工程文化根植于整个社会,要求将工程思维贯穿整个教育和专业培养体系,覆盖从小学、高中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其中,最为关键性的举措有: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工程通识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教育,为适应技术前沿发展与全球化要求的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

培养目标须调整。全面工程教育通过科学、技术和人文领域的整合,教育学生为变动的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这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厚基础、强实践,让学生在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优秀工程师,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的内容需重组。长期以来,通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学科的课程,而全面工程教育强调的通识教育,还包括工科的一些重要课程。

工程强调规模和效益,技术强调流程和工艺,工程教育与技术教育都必须强调综合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包括工科与工科的交叉、工科与文科的交叉、工科与理科的交叉等。因此,毕业生不管是从事工程类的职业还是非工程类的职业,都必须在学术上、技术上和社交能力上得到训练。

国际教育界关注全面工程教育

全面工程教育强烈意识到全球工程教育的危机与使命,以丰富的内涵和务实的举措为国内外同仁所关注。

2006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研讨会”上,“全面工程教育”一提出,就引与会者热烈的讨论;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UICEE)第10届工程教育国际学术年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举办了题为“华理工程教育研究与举措”的专场报告会,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波兰、俄罗斯等国的众多代表主动与我国代表交流,探讨全面工程教育理念的实施问题。

当然,全面工程教育的影响,是以华东理工大学的长期积累和开拓创新为基础的。华东理工的本科教学为全面工程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室:

第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紧紧围绕全面工程教育的目标,设计了由三级课程平台、讲座平台、实践平台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第二,从构建“研究型、人性化”的本科教育体系出发,实施“两段式、互动型”的优秀生培养模式,“双专业”、“主辅修”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外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形成以国家精品课程为龙头,以校重点课程为基础的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质量。第四,推进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三个互动”的课程实施模式,学以致用。第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产学结合、学研互动各个层面部署,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