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战“幕后英雄”

2007-08-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古领华 张力 梁夷 我有话说

六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实兵演练在南海成功实施。在欢庆胜利之际,官兵们把感激的目光投向海军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装备技术质量监测站――因为,成功缘于他们的出色保障。

近几年来,由于在质量监测、舰艇消磁、军事计量和军械化验等7个不同专业方面取得喜人成绩,一向被视为“幕后英雄”的这个监测站

,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2005年11月,海军某舰艇编队旗舰汽轮滑油泵振动异常。这个监测站的装备质量控制室主任孙斌带领应急监测抢修分队火速赶到,对滑油泵进行故障诊断。结合以往的振动监测经验,他们科学选定一系列测点,数十次地采集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引起该泵不规则振动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科学诊断,让基地修船处及时取消更换新泵的计划,一次性节约上百万元经费。

这个站近年建起海军南海方向的中心装备质量控制室,全方位监测舰船数百艘、机电设备1万余台(次),采集化验油样1万余瓶,监测数据数十万组,提出航船修理的被采纳建议数千条,准确率超过98%。他们研发的某型微弱信号/噪声检测设备,使我国微弱信号检测水平达到纳伏级,检测能力比过去提升上千倍,命中率攀升到90%以上,填补国内鱼雷检测设备的空白。

“紧贴部队需要,紧贴未来战场,紧贴学术前沿”,这是监测站的“科研三紧贴”原则。监测站党委“一班人”将科研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把科研工作的立项关、进程关、验收关和推广关。两年来,他们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美国E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

销毁某型导弹报废燃料,老办法是将价格昂贵的导弹燃料付之一炬,且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这个站的军械化验室主任刘忠义决定打一场报废导弹燃料再生“攻坚战”。他们采集不同贮藏地点的上百种燃料样本进行化验,苦战700多个日日夜夜,使貌似“黑酱油”的报废导弹燃料重获“新生”。这一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荣获2005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他们已为海军处理和再生报废燃料逾千吨,节约经费数千万元,还有数个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新型舰船。为解决导弹、鱼雷等命中率不高的“症结”,监测站副站长彭先洪带领战友集体攻关。他们成立专家、硕士和学士“三级”人才梯队,成功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给这些武器安上了能有效摧毁目标的“火眼金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复合人才生成战斗力”,这是监测站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近3年来,这个站积极实施“多层次、多梯队、多角度、全方位”人才培养战略,采用管理科学化、专业模块化和培训合理化等措施,初步建立起人才基地化、院校化、专业化和梯队化的理想模式,在优化组合中有效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先后培养出数十名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的“行家里手”。在日常遂行保障中,这个站还涌现出一大批科研精英和保障能手:副站长彭先洪的军事计量研究享誉国内外,装备质量控制室主任孙斌是海军振动监测专业的权威,军械化验室主任刘忠义的精英团队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和军事效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