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公共文化服务走进“老少边穷”

2007-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容小宁 我有话说

在全球城市化浪潮中,几乎全部的文化能量迅速向都市汇聚,其中的投入又过分集中于城市中心区新建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却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老少边山穷”最贫困的地区,相继开展三个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是2001年开展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

资1100万元新建57个乡镇文化站;二是2003年开展“东巴凤三县”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资638万元新建21个乡镇文化站;三是2007年实施大石山区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投资920万元新建46个乡镇文化站。2000年以来,广西各级财政投入3亿多元新建扩建了达标的36个县级文化(图书)馆,新建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的505个乡镇文化站,建成400个村级示范图书室,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简陋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共识:政府部门助建

与五光十色的城市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基层尤其农村文化因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或比例偏低而无多大起色乃至日渐式微,农民长期处于文化饥渴状态,造成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物质的富裕与精神的贫困不仅同时集中在一些率先致富起来的农民身上,而且文化的贫困导致生活的贫困更多地体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身上。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此,广西各级文化部门不仅重视硬件建设,还创造性地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载体建设工作。除了不断推进“知识工程”、“边境文化长廊”、“文化下乡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小康文化示范户建设工程”以及“村屯优秀文艺队评选”和“农村文艺会演”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实施外,广西文化部门这三年来还突出抓好两个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的建设:

一是实施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从2005年初至今,已建成了南丹白裤瑶族、三江侗族、靖西旧州壮族、贺州莲塘镇客家围屋四个生态博物馆。2007年开工建设的有那坡黑衣壮族、东兴京族、灵川长岗岭汉族村生态博物馆;2008年还将再建设融水苗族、龙胜龙脊壮族、金秀瑶族生态博物馆。这10个生态博物馆与投资2.5亿元正在建设中的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一起,构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1+10工程”品牌,为基层农民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独特的服务。

二是实施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主要内容是创建和培育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五种模式: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品牌,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项目带动型“阳朔模式”;以绣球和壮锦等民族文化产品为依托,使之项目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民族生态文化型“靖西模式”;以各级图书馆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渠道,帮助农民增长科学技能的文化知识致富型“模县模式”;以发展民族民俗娱乐文化为特色,开发生态旅游,建设富裕家园的休闲文化旅游型“恭城模式”;以农民自办文化为切入点,实施科技引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文化型“北流模式”。在“阳朔模式”实施中,文化厅从立项到组织策划进行了全程的周到服务,并前期投入20万元项目启动经费,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共建:农民参与创新

在政府及社会加大对农村文化投入的同时,广西还鼓励农民参与兴办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式典型。多年来,在各级政府扶持、文化部门指导、社会各界支持的创新服务和典型示范引领下,广西农村出现了农民互相帮扶、自办文化群体性兴起的强劲发展势头。

玉林市政府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修建了一批“科技文化书屋”、“微型农学院”、“农村文化园”,市里还不定期举办农村文艺汇演,目前全市有农村文艺演出队343支,龙狮队322支,农民文艺队员24000多人,做到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年年有变化,使农村文化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百村百味”的发展格局。就“北流模式”而言,一个县级市就有村镇电子信息馆35个、图书馆135个、农家书屋3000多户、文化户6万多个,建成文明村235个,其中,被评为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2个,自治区级小康文明村13个。文化致富工程让8万农民成为在企业按月领工资的新型农民。临桂县五通镇青年农民女画家沈运香,钻研自学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三皮画”(牛皮画、猪皮画、树皮画)创作,作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销往日、韩、美、英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她带出一支30多人的当地农村青年”三皮画“创作队伍,年销量约6000幅,年收入30多万元;全镇出现近1000个绘画专业户,2800多村民从事与绘画有关的产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绘画品种达20多种,产品占桂林市书画市场的70%,被授予“中国民间油画之乡”和“全国(美术)产业示范基地”。靖西县旧州村号称“绣球王”的农民朱祖线,组织带领村民以“公司+协会+农产”的产业模式做绣球生意,全村530户近1000人从事绣球生产,年产量15万多只,热销海内外,年产值达300多万元。“三皮画妹”和“绣球王”两位民间艺人,曾被特邀到“2006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专题介绍开发”三皮画“和绣球闯出大市场的故事。典型示范引领,激发了农民兴办文化的活力。又如,产品达600多种、出口到30多个国家、从业人员1100多人的钦州坭兴陶工艺品产业,年出口额10多亿元、产品进入欧美数以万计家庭的博白芒编工艺品产业,以及名闻海内外的阳朔画扇、北海贝雕等工艺美术品等,这些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使一大批农民在创办文化中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共进:建立长效机制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选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广西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建设五种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等载体上,致力寻求在文化服务与农民致富项目、与农民息息相关生活需求、与农村优势产业开发、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上切入和突破,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税务、政法委等部门与专业剧团联手在各地农村宣传巡演,科技、旅游等部门与文化单位联手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乡村行”、“八桂科技文化进村入户大行动”等活动,电信、网络等公司资助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服务基层活动,新闻、出版部门一年一度赠捐图书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等,已成为广西全社会参与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常态机制。实施“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是全社会各行各业联合共建的典范。实施“知识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兴起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共113个机构分别与1000多个乡镇“结对子”共建图书馆的热潮,使广西在2000年就实现乡乡建有图书馆的目标。特别是国有、集体、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农民与企业双赢,无疑是开展文化服务最具创新特点也是最为生动的成功实践。《印象・刘三姐》有赖于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责任公司民营资本投入9000万元,通过创意性策划制作和创新性经营的机制运作,不仅使该公司实现年均3000万元以上的利润,而且使参与演出的近300名当地农民,在传承民族文化、亲身体验文化活动和感知艺术审美的同时,每个人一年还可获得约4000元至10000元的收入。这一项目还带动旅游、餐饮、宾馆、房地产、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阳朔县4500人就业,在深层次上实现了文化服务于农民致富的更高境界,真正体现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价值。

今后,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文化队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业务辅导能力;建立文化服务工作队伍的长效业务培训体制,争取实现每年培养100名群众文化专业优秀工作者、100名农村业余文化优秀带头人和评选100个优秀农村文化户的“三个一”目标,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与业余优势互补的基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使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组织开展基层农村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送供给能力,强化对基层和农村文化致富产业项目的服务效能。(本文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