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现实接续历史

2007-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建军 我有话说

当今社会,由于消费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学创作也呈现多元化,各种娱乐文学、快餐文学大行其道,这些文学自然也反映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但其价值在我看来远远不及以思考社会问题、人生价值为特征的严肃

文学作品。没有人能够否认,我们的社会仍然需要严肃文学作品,无数的读者仍然需要严肃文学作品。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张不代的长篇小说《草莽》正是这样的一部佳作。

《草莽》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传奇故事。一个叫龟峁庄的偏僻山村,草茂林密,当年靠山吃山,以牧为主,老百姓日子过得还算富裕。“文革”时期,在盲目学大寨的风潮中,龟峁庄被定为“只养资本主义的草,不种社会主义苗”的资本主义堡垒,当地个别干部为革掉龟峁庄的资本主义尾巴,放火烧山,形成火灾后又参与救火,进而成为救火英雄。几个实为纵火犯的“英雄”,后来一个个官运亨通,而龟峁庄的植被被毁,水土流失,灾害连连,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时代变迁,以《场》杂志党组书记、总编辑、诗人、作家公孙龟年为首的省委扶贫工作队,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同当地村民因地制宜提出退耕还草的方案,以生命为代价,最终使龟峁庄变成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风景区。

简短的“故事梗概”实际上无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欣赏。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年度重点支持作品,《草莽》起码在三个方面是值得称道的。

首先是场景。《草莽》的时间跨度不算长,空间地域也主要止于一省。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新中国历史变动最剧烈的时期,故事的两个主要发生地:河阴县的地形如一个“倒挂着的中国”;《场》杂志社――拥有巨大影响力、融各种社会关系于一炉的新闻机构,实在也是一个“小社会”。这就使小说具有了一个极其广大的背景。在这广大背景下,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交叉组合,就好比京剧的舞台,作者创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内容饱满生动的现实生活场景。

其次是人物。《草莽》的人物可谓众多,有名有姓的多达六十多位,上至高级官员,中到地区行署专员、县级各方领导,下到领导的专职司机、村干部、村民;官员、记者、商人、村民、诗人、科学家;男人和女人,相互纠葛,关系重重,作者能有条不紊地从容讲来,很见功力。尤其是对主人公之一的诗人、作家公孙龟年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且充满了传奇色彩。

其三是思想。一部严肃小说,如果说它优秀,它肯定在思想上独具品格。《草莽》以“草”得名,河阴县以“国”为形(地形如一个“倒挂着的中国”),杂志以“场”为名,主人公以负重好文的“趺夫”相譬,等等,作者的寓意性不言自明。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助书中的正面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思索已久的重大问题的见解,显示了作品的强烈的人格力量和批判精神。

一部小说如同一场电影或一部戏剧,有了好的场景、人物和思想,那它就不仅好看而且值得看。小说的封底上印有著名评论家牛玉秋的评语,称小说“基本上摆脱了社会小说概念化、模式化的框框,对人物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有比较深入的开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非谬奖。

通读《草莽》,也不得不提出它的一些缺憾。比如小说开头不够自然,小说中众多的人物没有必要归类而显得散乱,有的地方行文过于理性,读来有冗长枯燥之感,某些章节剪裁还需斟酌等,但瑕不掩玉。众多著名作家、评论家对它的赞誉说明了这一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