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活血”与“造血”并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2007-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湖北省教育厅 我有话说

近年来,湖北省针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活血工程”和“造血工程”并举,努力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以“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实施“活血工程”,构建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的交流机制。主要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每年组织一批全省名

师及其所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县(市、区)教育,由名师所在学校与农村县(市、区)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二是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送教下乡。省教育厅每年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县(市、区)巡回讲学,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指导学科教学和校本教研,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组织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辖区内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期为一年。

以“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载体,实施“造血工程”,构建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新机制。从2005年起实施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服务,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各方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的模式,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款,组织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集中培训,计划5年培训10万人次。该工程实施两年多来,一方面强化了省级政府的责任,为市、县级政府重视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对广大农村教师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农村教师到省城参加集中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有效地促进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开阔了眼界,而且亲身感受到了政府对农村教师的重视和关心,由此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践证明,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交流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还将进一步深入实施这两项计划。继续增加经费投入,扩大名师对口援助和特级教师讲学团的规模,让更多农村教师接受高质量的培训,在名师和特级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的交流力度;继续有计划地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全省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