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能否少出点这样的洋相?

2007-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编辑部:

出了洋相,甚至是在大庭广众出洋相,那该是怎样一种可悲、尴尬?

最近,在某地召开的一个会议上,一位嘉宾在主席台上讲话时居然把“××山东麓”中的“东麓”读成了“dongli”。开始,记者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第二次、第三次听他这样念,才确信是他念错了。一个有很多“头衔”的人,

居然闹出这样的笑话,实不应该。更有意思的是,接下来一位发言者大概是有意纠正他的差错,在念到“东麓”时特别加重了语气。耐人寻味的是,他却把“酿酒”读成了“rangjiu”。五十步笑百步,记者听到旁边有人笑出了声。不料,这笑声竟能传染,有好几个人也跟着笑了。

其实,在大庭广众出这样的洋相,不少人已经屡见不鲜了。仅记者在各类会议上就亲耳听到许多:有把“酝酿”读作“wenrang”的,有把“惬意”读作“xiayi”的,有把“棘手”读作“lashou”的,有把“腼腆”读作“miandian”的,有把“联袂演出”中的“袂”读作“jue”的,有把“陶冶情操”中的“冶”读作“zhi”的,有把“一叶扁舟”中的“扁”读作“bian”的,有把“巴彦淖尔”中的“淖”读作“zhuo”的,有把“别墅”读作“bieye”的,有把“千里迢迢”读作“qianl-izhaozhao”的,有把“蕴藏”读作“wencang”的,有把“造诣”读作“zaozhi”的……一次,有位名气很大的人,在台上为“千里迢迢”闹出笑话,引起满堂哄笑,弄得他十分尴尬。

有一次,某机关内部开会时,台上一个领导读错了一个不该读错的字,台下一个人“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其他人纷纷扭头看她,她吓得伏在桌上,不敢抬头。

有一次,记者去某单位书记的办公室,看见一个外单位的熟人正坐在那里,便好奇地问:“你怎么也在这里?”这位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人,笑着看了看对面的书记,然后说:“我准备投到书记的麾下(他说成了maoxia)。”记者闻言一愣。不料,对面的书记哈哈一笑:“怎么是‘毛下’?是‘麾下’嘛!”记者看见此人面红耳赤、十分尴尬,赶紧把话岔开。

有一位在职获得了博士学位的官员,竟在公共场合几次将“连篇累牍”说成了“连篇累续(xu)”,弄得大家面面相觑。

读错字的多,讲错话、说错词、用错典的也不在少数。“七月流火”、“趋之若鹜”、“空穴来风”……许多广泛应用的词语,竟然错得十分“广泛”。

以说错一个字、讲错一句话,而断定一个人没有水平,是以偏概全,也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偏偏有这样的单位、这样的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愿一个“毛下”,不要坏了那位熟人的好事,不要影响书记的看法,进而影响这次工作调动!

读错音、用错词、说错话的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会发生,谁也不敢夸口从不出错。一般情况下,人们也不会苛求。问题是:出问题的,有许多竟然是具有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很有成就的学者和很有知名度的文艺明星;所出差错,居然是常识性错误、小学生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理科教授缺乏起码的文史知识,文科教授不懂普通科技常识,领导干部说出最没水平的话语,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难以原谅。

然而,像上述那样毫不留情当场指出“麾下”非“毛下”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有“身份”的领导干部、“知名人物”读错了音、讲错了话,谁有胆量、有勇气给他们指出来?地位高的批评地位低的,也许不难;地位低的指正地位高的,实非易事。所以,同类的差错就在不同场合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些人的威信、水平、能力,也就在许多人的心中打了折扣。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学养、有多高学养。对这类洋相,许多人常常传为笑谈:谁谁出过什么洋相,谁谁闹过什么笑话。有人甚至以此打趣:“你的‘造纸’(造诣)水平很高啊!”“你的水平可以造几吨纸!”一个小错,竟然影响了整个人的形象,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学会自己的语言。而社会公众人物,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尤其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学好祖国的语言,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需要,是对祖国文化的尊重,也是一种爱国行为。

其实,不出洋相并不难:不自以为是,不望文生义,就可以少出错;放下架子,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多查、多听、多问,就可以不出丑。

频频出洋相,难保好形象;不出“洋相”,才可能有好形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