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沙百万市民“赶考”文明

2007-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龙军 我有话说

2005年,长沙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却意外落选,给长沙人带来的心理落差至今还残留阴影。两年过去了,2008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又将展开,一座城的伤痛如何裂变成百万市民“自省”后的涅??今年夏天,“长沙百万市民素质提升大行动”拉开序幕,长沙再擂战鼓,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刺。

“落榜”引发自省

2005年落选“全国文明城市”,长沙古城从上至下发出声声诘问:我们离文明到底有多远?

“长沙创建文明之城,基础比较薄弱,市民素质还有很大差距,落选很正常。”评选结果揭晓后,湖南各大网站论坛里充斥了牢骚之语,却也不乏冷静之言。

回忆长沙“落榜”往事:调查组从机场搭乘出租车,司机满口脏话,既不打表,也不主动出示票据,让长沙在“窗口行业”的单项评比中得零分。在“市民交通文明素质”选项考核中,调查组选择出行高峰期,在五一路平和堂路口“蹲点”,仅仅5分钟,测试便告结束,因为乱穿马路的人实在太多。晚上,调查组暗访市区数处网吧,未成年人玩兴正酣,“网吧管理”这一单项评比丢分自然不少……

测评结果显示,长沙得分名列参评城市第15名,无缘“文明十强”。

在文明大考面前,长沙不得不“复读”。“自省”成为长沙落选后的第一件事情。湖南省内网站“华声论坛”上因此发起了一场“长沙文明大讨论”,围绕“如何做一个文明市民”“你给长沙文明打几分”等话题,市民各抒己见。进入2007年,长沙媒体还相继推出了系列“自省”报道――“另一只眼看长沙”、“外国人看长沙”、“外地人看长沙”。长沙媒体人试图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警醒市民,我们究竟哪里不文明?一座城市的自省正在以独特的换位视角展开,而长沙人敢于自揭疮疤、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同时也令外地客叹服不已。

“备考”付出艰辛

落榜而不丧志。在一场觉醒之后,长沙人痛定思痛,重新披挂上阵。文明,正植入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悄然融于百姓生活。

徜徉在湘江风光带,惬意的市民吹拉弹唱,一片欢声笑语;向东折入湘春路,一条并不宽的特色小街,引领我们沉浮于历史与现代之间;再向芙蓉路前进,号称“湖南华尔街”的城市主干道上车水马龙,繁华而不失秩序。

和谐的背后是长沙人付出的艰辛。2006年,长沙市先后投入2亿元改造100个社区,今年市财政将再投入4.5亿元改造剩下的259个社区。道路美化了,地下管网畅通了,消防、绿化、照明都跟上了,居民仿佛搬了新家。社区的改造提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的点滴变化。

走出社区小巷,放眼山水洲城,让人备感兴奋,“一洲两岸”、“两馆一厅”、“一水两站”等一批精品工程即将上马;河西滨江新城、武广新站建设已全面启动;湘江两岸28公里的风光带建设初见雏形……

2007年4月1日,长沙街头出现了一个特殊人群,让初夏的热度,更加贴近人心。1200名身穿蓝色马甲,手执小红旗的交通协管员,在每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督促着每个人脚下的文明进程。通过3个月的交通整治,长沙车辆拥堵率降低了30%,市民穿马路现象减少了90%。

6月的长沙,一位的哥的故事广为流传。6月12日晚,的哥刘陈波像往常一样行驶在夜长沙,收工时竟发现后座上有个被遗落的纸袋子,打开一看,他也慌了神,这可是珠洽会上签订的大单,合同额高达2500万元。为找寻失主,他几乎跑遍了整个长沙城。失主接过失而复得的合同,感激无以言表。

随着百万市民素质提升大行动的实施,社区市民学校、建筑工地市民学校应运而生,市民教育如火如荼;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干群共建日、社区行动日风生水起……“再战”已是一种力量,正改变着城市生活。我们不妨回头审视:文明究竟给长沙市民带来了什么?

珠洽会期间,摆放在长沙街头的210万盆鲜花无一丢失,全部顺利回收。这与数年前曾经发生在五一广场的哄抢鲜花闹剧形成鲜明对比。从恶意哄抢到自觉爱护,折射出长沙人的道德之变。

与道德之变遥相呼应的是,老百姓生活质量上的稳步提升。长沙市商务局的网站给出这样一个让人振奋的数据:近年来,长沙市民生活质量满意度逐年递增,已接近90%。

作为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文明城市”究竟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市民对此似懂非懂。专家们作出了如此诠释:“文明城市评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层面的突破,更事关个人切身利益。”

“创建文明城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市委书记陈润儿指出,“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第一形象和第一品牌,创建文明城市是推进长沙发展的内在动力,长沙急需这架高马力发动机……最重要的是要让全长沙市老百姓从创建工作中得到实惠,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和谐社会的环境质量。”

目前,长沙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列省会城市第九,结构竞争力等指标甚至名列三甲。创建文明城市已然成为长沙新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城市可以树形象,企业可以增商机,百姓可以得实惠。”对长沙的每一位普通市民来说,则意味着收入更多,工作机会更多,生活也更有诗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