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扎根“生命禁区”的好税官邓波

2007-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余长安 我有话说

1992年7月,邓波从四川省税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税务局工作,从那时起,他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寒地区艰苦奋斗,为国聚财,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

(一)

石渠县位于川、青、藏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县城海拔4250米,比

西藏拉萨还高600多米。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常年平均气温零下1.6摄氏度,六月飞雪,八月滴冰,烤火期长达10个月,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5摄氏度。这里不产蔬菜,从遥远内地贩运进来的新鲜蔬菜既贵又少。

石渠也是高原疾病的多发区。据县里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全县干部职工平均寿命仅为58.7岁,比全国人均寿命少12.3岁。在石渠,不管是从内地分去的学生,还是招考的公务员,大都超不过“一年住、二年跑、三年逃”的“三年大限”。在石渠县国税局,只有两名内地汉族同志在这里工作了10年以上,邓波就是其中的一位。

邓波到石渠的最初几年,每一次回家探亲,同学和亲朋总要问他,难道你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扔在那遥远的冰天雪地吗?而邓波在工作中,在和藏族干部群众的交往中渐渐意识到:石渠需要他!他决心在高原扎下根来。他学会了喝酥油茶、吃糌粑、啃生牛肉,学会了藏语,学会了在严酷恶劣的环境中,像高原牦牛那样顽强地生存。他给同学和亲朋们写信说:“我已决心留在石渠了。也许我会少活几年,但只要我活得实在,活得有意义,我的生命就会延长。”

(二)

高原的生活艰苦、寂寞,业余时间多,邓波正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熟悉税收业务,就连在下乡巡回征税时也不例外。几年时间,他自修完了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大专和本科的全部课程,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局里10多名干部先后有7人获得了大专以上文凭,形成了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邓波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税收工作当中,很快成为局里的业务骨干,先后被评为“州级征管稽查能手”、“打击偷漏税先进个人”,2000年8月,邓波被提拔为县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

石渠县地域辽阔,税源零星分散在全县23个乡镇,最近的离县城70多公里,最远的达300多公里,人均征管面积达到2095平方公里,征税的主要方式是县城集中纳税和乡镇巡回征收。一年巡回征收两次,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行程1500公里上下,中间还要翻越好几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在巡回征收中,邓波和同事们都自带帐篷和锅、碗、柴、米,风餐露宿。10多年来,邓波每年都参加巡回征收,没落下过一次。累积下来,他和同事们在巡回征税路上行程5万多公里。有人说他们是在进行“生命禁区里的税收长征”!

石渠是有名的贫困县,邓波他们付出的很多,收回的税很少,但他们的认识却是:税收一头连着国家血脉,一头系着百姓利益。在高原藏区,税收工作体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经济意义。

(三)

在长期的税收工作中,邓波与当地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石渠的许多藏族同胞都认识他、熟悉他,都称他为藏民的“冲各若里亚把”(好税官)。

2003年7月在长沙干玛乡的工作调研中,邓波看到一个卖小百货的藏族妇女带着5个孩子、两个老人艰难度日,立即掏出了身上仅有的300元钱。2004年8月,邓波得知蒙宜乡的达瓦拉姆考上了内地藏族学校,却因交不起学费准备退学时,带头并动员大家每人每月捐助20元,一连三年,帮助这位藏族小姑娘完成了学业。

十五年里,邓波就是这样把事业和责任看得很重,把个人利益看得很轻,把藏族群众的事看得很重,把自家的事看得很轻。

包囊虫病是一种高原地区人畜共生的寄生虫病,当地人称为高原“癌症”。2000年,邓波的妻子不幸患上了肝包囊虫病,发现时病体已经有拳头般大小,危及生命。肝区手术危险,需要精心护理,而此时正是全州综合征管软件试点运行的前夕,邓波只好放弃陪妻子回内地手术。邓波的父母年迈体弱,患有多种疾病,由于往返两千多公里的遥远路途,他每年只能回家探望一次。

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邓波将青春和爱融入了这片土地,把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树到了藏族人民心中。2005年他被评选为“四川省劳动模范”。200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年8月,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四川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他“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7年5月1日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