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丁惠国:战斗在治疗肝病最后一道防线

2007-09-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莹 我有话说

约定时间过去10分钟之后,穿着白大褂的丁惠国风风火火从病房走向办公室,一边走一边向记者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出差几天攒了几个病人,我早上必须先去看看他们。”

用药物控制致命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科主任丁惠国用“战斗在治疗肝病

的最后一道防线”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我这边顶不住,病人可能就没希望了。”所谓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研究和治疗晚期肝硬化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专业术语叫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8月初,丁惠国收到一份邀请函,邀请他参加今年8月2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学术会议。“类似的亚洲学术会议经常邀请中国专家,说明我国对肝硬化并发症的研究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丁惠国略带自豪地说。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刚刚进入该领域时,国内对“门脉高压症”的基础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1990年,在佑安医院做了两年住院医师的丁惠国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消化病专家于中麟教授。他本来希望丁惠国从事慢性胃炎研究,然而佑安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每年有大量的重型肝病患者入院。两年的工作中丁惠国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病人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而死亡,他坚持选择“门脉高压症”作为研究方向。

“我们用大鼠做实验,将大鼠制成肝硬化模型,然后用药物治疗,来研究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完全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丁惠国介绍说,“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也跟药物发展有关,如果没有好药不断研制出来,‘门脉高压症’也不会取得目前这么大的临床成就。”

在丁惠国的研究开始十几年之后,我国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死率从50%下降到20%以内。在佑安医院每年收的上百例晚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因为出血直接死亡的比例已经控制到10%以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至今为止,丁惠国发表过的与“门脉高压症”相关的论文达十几篇;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自然基金等项目支持;2000年,他还因肝病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做医生必须问心无愧

“我能成为一名医生完全是命运的安排”,丁惠国告诉记者。1983年高考,重庆医科大学是他的第四志愿,那时他“并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因为害怕面对死人”,最后却被医科大学录取。1988年大学毕业,丁惠国希望留在成都,却被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刚来的时候非常失望,那时的佑安医院周围是大片菜地,我就在想,这里到底是郊区还是城市呢?”

丁惠国属于“既来之,则安之”那一类人。当年那个害怕面对死人的高考考生,如今已成为天天和重型肝病患者打交道的职业医师,并且非常热爱这份工作。丁惠国认为,这种转变得益于医学院的系统训练。

从医近20年,丁惠国最看重的是病人的信任,这种信任让他体会到做医生的责任感和神圣感。“对于病人的信任,医生必须做到问心无愧。”

在友谊医院读研期间,丁惠国曾接手一位消化道出血病人。那时候解决出血问题主要靠外科断流手术,但是病人情况很差,不能进行手术。在危急时刻,丁惠国决定把正在进行的、还未成熟的药物研究成果应用到病人身上,那些药谁都没用过,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没想到病人家属非常支持丁惠国的想法,并对他说:“我们把病人交给你了。”这句话给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的丁惠国吃了定心丸。用药之后,他24小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这位病人后来恢复得很好,到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系,这就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一种感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重症病人都能够化险为夷。“面对一些晚期癌症的病人我们确实感到无能为力。”丁惠国略带伤感地说。

丁惠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科主任。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