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必须国际化

2007-09-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洪永淼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在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需要一大批熟知市场机制一般运行原理的专业人才,更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作指导,由此,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日益受到关注。今日本刊特发表厦门大

学王亚南经济院院长洪永淼、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等几位知名学者的真知灼见,以期为探索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路径尽绵薄微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已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有些学校还在观望与犹豫。笔者结合自己长期在海外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以及在厦门大学推动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中国经济学为什么要国际化?

与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并高速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转型与现代化相对滞后,特别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明显落后于西方现代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笔者认为,国际化办学是一条迅速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国际标准指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改革,秉承“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胆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加快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拿来”或“输入”的阶段;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通过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举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联合办学与合作研究等多种渠道,使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成果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是一个“输出”的阶段;三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并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改革服务,这是一个与国际完全“融合”并产生巨大效用的阶段。

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实质上是中国经济学的对外开放,其目的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批判地吸收西方现代经济理论中对发展中国经济学有益的理论、方法,特别是研究方法与工具,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水平,并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国际标准来指导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可以知道目前国内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与国际学术舞台的强手竞争,可以激发竞争意识,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也只有以国际标准参与竞争,才可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输入”、“输出”还是最终的“融合”,其目的都是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归宿和落脚点。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高校经济学科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高校之间并非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实行国际化办学,可以让有条件的中国高校另辟蹊径,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服务,这对大多数中国高校来说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学如何进行国际化?

以笔者之见,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但最重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进行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并使之与国际接轨。中国高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包括人事制度、资源分配制度、财务制度、教学与学生培养制度、对外交流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管理体制的烙印。这一套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并与国际接轨。但从根本上改革与完善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广大师生观念的转变与支持以及足够的资源等客观条件。这将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为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并起示范作用,同时避免全面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剧烈阵痛,可考虑实行“双轨制”制度创新。这是指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之外,对新成立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机构或者新招聘进来的人才,实行一定的灵活特殊政策以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与研究特区”。近几年来,中国一些高校的实践证明,这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与现行管理体制的矛盾与冲突,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并反过来推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双轨制”下,两种不同体制会有一定的矛盾和摩擦,甚至还会表现得比较激烈。但新体制、新机构的出现,为现行体制客观上提供了一个合作竞争的新环境、新氛围,可以有效推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现有经济学科的发展。

第二,拥有一支熟悉现代经济学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任何一个学科建设,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储备和聚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如上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的院系调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聚集与流向主要取决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学科所拥有并投入的资源。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而吸引一流的人才必须有最好的资源与条件。中国经济学国际化需要有一批在海外受过系统训练的优秀学者,这些学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熟悉东西方文化与国际规则,他们本身就是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分子,并已建立了一定的国际学术联系,是推进中国经济学国际化进程的骨干。优秀海外学者回国服务的“机会成本”非常高,为吸引他们回国,必须在人才招聘和人事制度中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提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这是“双轨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在海外招聘学术人才,不失为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手段。实践证明,优秀的海外学术人才的加盟可加速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进程,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整体实力。

第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中国高校经济学科的师资主体仍将是在国内受过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大力引进海外学者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在国内受教育与训练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努力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选派有潜力的国内青年教师到国外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使他们了解、熟悉国外学术环境,同时寻求与国际学者开展联合研究的机会。不少学校的经验表明,对于国内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如果能为他们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也可以做出一流成果。这些人也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骨干。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受过教育与训练的学者,只要有同等的教学研究实力与成果,就应给予大致相同的待遇。从长远来看,“双轨制”只是一种过渡性安排,最终应走向单轨制。

第四,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必须与现代经济学本土化相结合。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经济学教育与研究体系,用国际公认的标准评价中国高校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但需要注意保留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独特性。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现代化培养人才,并在世界经济学界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只有保留自己的特色,才不会在国际化进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也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学界凸显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与贡献。

第五,经常性的国际学术交流既是高校学术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最有效途径。对海外学者来说,待遇当然是他们考虑是否回国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术环境也是他们认真权衡的重要因素,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回国后是否还能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经常性联系。因此,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访问讲学,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创造条件使“海归”学者经常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将有利于海外人才的引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高水平的对外学术活动,可以让相关学科的师生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课题及发展趋势,与海外学者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并与之建立学术联系,这种建立在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国际学术资源,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最重要的纽带。

第六,善于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服务。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开辟了利用国际学术资源的可能性,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地区有着丰富的教育与学术资源,他们大多也有国际化的需求与愿望。应该在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和交流计划,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我服务,弥补很多中国高校经济学科资源的不足。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加速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中国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界学术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重视研究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规律,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国际化的经验,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