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物产业呼唤创新人才

2007-09-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巍 我有话说

今天,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近日召开的以“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也传出声音,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专家们提出,在确立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思路的同时,要造就一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人才队伍,为

我国迈向生物技术强国做好智力支撑。

生物经济初露端倪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21世纪是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世纪。当前,生物技术与产业化进程产生了质的飞跃,生物技术的应用几乎遍及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经济初露端倪。

有人统计,当前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生物技术专利已占世界专利总数的30%。全世界生物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此外,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比重的5%以上,生物质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生物产业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了解,截至2001年年初,美国生物产业已有公司1400家,雇员达17.4万人;居于欧洲之先的英国目前有从业人员1.4万人,年销售额40亿英镑。近年来,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对英国GDP年增长贡献份额保持在0.2个百分点,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医药产品的贸易顺差2000年达到了20亿英镑,并以高速持续增长,目前已经翻番。

生物科技创新由科学竞争演变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科学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离不开高精尖人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研究机构或大学对人才的竞争可谓不遗余力,使尽各种招数。因为,一个顶尖的人才,就能够带起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国际上“领军”人物的争夺,世界各国是一致的。

正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纷纷采取申请专项计划、抢占专利、建设园区等举措,加速培育生物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搜罗人才上更是不遗余力,企图抢占生物经济的制高点。

我国生物研究发展迅速

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我国生物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将达到5000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2万亿元,占GDP的5%,生物产业规模预计进入世界前五位。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新则国家新,技术创新是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上,早已运筹帷幄,规划了宏伟蓝图。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要求,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200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指导小组,加强对国家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工作的指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生物产业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究的新突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生物技术列为我国五大科技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近20年来,我国一直把生物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给予了重点支持。自1986年开始实施863计划以来,生物技术领域一直是投入最多的领域之一。此外,国家在支撑计划、973计划等国家主体计划中也给予了较大支持。截至目前,我国已参与和完成了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主导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在国际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学术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我国科技的国际地位,在许多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生物科技产出方面也有巨大的进步,论文和专利数量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我们已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和基地,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目前,我们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人才已达到了4万人以上。此外,华人科学家在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优势。我国的传统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突破人才瓶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生物技术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行业,改革开放前国内培养的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凤毛麟角,而且停留在传统生物技术的层面上。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大专院校才开始较大规模地培养生物技术人才,并开始进入分子生物学的层面。而生物技术作为一个实验性学科,决定了这个领域的人才只有在研究生毕业后,至少有5年以上实验室工作经验才能独立地完成对产品的研发。所以当一个生物技术创业人才出现的时候,他(她)的年龄可能已经到了35岁上下。而现实情况是,历年国内优秀大学培养的生物技术方面的学生数量本就不多,而且基本上绝大部分流向了海外。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目前国内缺少生物技术人才。

解决我国生物技术人才的瓶颈,首先要加大海外引智力度。向海外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开放高级科研岗位,吸引尖子人才快速提升生物领域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尤其是要吸引优秀的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据了解,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目前活跃着一大批华人科学家。他们在非常顶尖的学术杂志,如《科学》、《自然》、《细胞》等上面发表的生命科学论文占40%左右。另外,目前在国内的各个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生物技术领域的一批40岁上下的学术带头人基本上都有海外教育背景,这些不争的事实说明海外学人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重要性。

其次,要立足国内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一方面,将有潜力、人品好的中青年骨干送到国内外一流的实验室去学习,并加强科研和工程技术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通过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在中学阶段大力加强了生物学教育,改革高级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改变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薄弱状况,提高中学生生物化学实验的水平。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国未来的大生物学家,应该从今天的中学生中产生。必须从现在起,重视中学生物学教育,为未来培养后备生物科技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