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书短评

2007-09-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第一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印迹

法国首任汉语教学总督学白乐桑是1973年到中国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再见了,中国――我的“七零”印迹》(东方出版社)是他第一次用汉语撰写的作品

。白乐桑的特殊身份决定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他熟悉中文,语言优美,对汉语运用自如。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既有对中国城市、乡村的印象,关于饮食、教育方面的见闻以及对中国文化和日常习俗的一些考察,有对巴金、艾青、冯骥才等中国作家的描述,也有他在法国多年从事汉语教学的趣事。白乐桑希望他的文字能够跨越文化异质的表层,跨过平常感觉到的现实,让人们“隐约看到另一种语言和书写系统留下的印迹”。

“梦幻池塘”展现生态系统悲剧

泰斯・戈尔德斯密特是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和作家,国际公认的进化生物学专家。他的《达尔文的梦幻池塘:维多利亚湖上的悲剧》(花城出版社)结合生物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享誉欧美,1995年获荷兰国家科学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并获荷兰AKO文学奖提名。

1981年,作者前往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观察研究丽鱼科鱼,目睹了大批尼罗河鲈被引进,导致上百种丽鱼科鱼类迅速灭绝。作者巧妙地把维多利亚湖生态系统崩溃的故事、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探讨、以及他作为一个周旋于官僚、传道士、渔夫之间的研究者的亲身经历编织在一起,妙趣横生的叙述使人犹如阅读一本小说。

老上海银元时代的众生相

《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作者陈存仁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有名的儒医,曾师从章太炎。他以当时的一种货币“银元”为主要线索,通过亲身经历,描述了上海30年的物价变动和世相百态;书中记述了作者所接触到的各阶层人物生活、思想状况,比如章太炎的孤傲、吴稚晖的幽默、于右任的多情……作者从市民的视角揭示了这些人物普通生活的一面,细致地刻画出了上海那30年间社会、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变迁,对老上海的民情风俗、市井生活有着详细而真实的描写。其中对物价的真实记录、对取缔中医案引发中医集会抗争的内幕的披露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