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梯节能大有潜力

2007-09-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柳明 我有话说

我国城乡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为150亿平方米。城镇中居住建筑面积约为105亿平方米,在炊事、照明、电梯等方面能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等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这些建筑

绝大部分为高耗能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至15倍。

调查表明,就电梯等设置,中国建筑节能大有潜力。

电梯竟是“电老虎”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内,空调和电梯成为最大的两只“电老虎”。据测算,在冬夏两季,建筑中空调的能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因此控制空调温度、使用节能空调,对降低建筑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电梯的耗能不容忽视,据了解,目前我国星级酒店每年每平方米耗电量为150度,其中将近一半用于电梯。中国电梯行业协会认为,2005年我国所有电梯中,如果80%采用节能电梯,全年可节电122亿度。如果2015年全部采用节能电梯,将节电800亿度,几乎相当于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国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大约有三分之一需要进行节能改造,这1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改造费用,如果每平方米是200元的话,算下来大约是26000亿元。仅就北京而言,目前大概有1.6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要进行节能改造。按照每平方米改造费用200元计算,那么北京市就蕴藏着320亿元的节能市场。”

在国内电梯领域享有盛誉,率先倡导并推进环保节能电梯的杭州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敏锐察觉未来电梯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并取得多项成就的高科技企业。西子奥的斯电梯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电梯行业的节能电梯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规模,尤其主要品牌的节能电梯技术,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根据中国电梯行业协会公布的数字,目前中国电梯的载用量在77万台左右,其中节能电梯不足5%。从长远看,发展绿色节能电梯,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节约社会能源、保护周边环境的需要。”

“绿色环保”电梯在中国

最近20年,世界电梯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早出现的是交流双速电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逐渐转向采用变频技术。一般居民可能深有体会,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器,节电效果十分明显,比普通空调平均节电30%以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而电梯采用变频技术后,节电效果同样明显。此后,变频电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稳定期之后,电梯技术又有一次较大的突破,就是永磁同步无齿轮技术在中低速电梯中的使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技术,是用电机在低转速时提供大扭矩,以此带来较大能量的节约,经测算,平均节能20%,最大40%。

2001年,西子奥的斯凭借母公司――世界第一电梯品牌奥的斯公司世界领先电梯技术的支持,于当年推出西子OH5000“无齿轮节能电梯”,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西子奥的斯于2006年11月推出Regen(锐进)能源再生电梯。继承了无齿轮电梯的所有优点,同时采用奥的斯专利技术――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再生技术,主机采用稀土永磁同步曳引机,将传统电梯制动时消耗在制动电阻箱上的能量,转换成高质量的清洁电能返回电网供同电网内其他用电设备使用。简单描述是电梯轻载上行、重载下行时都能发电,从而达到能源再生,综合节电50%,最大节电达到70%的节电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电梯能耗,节省了电能。

以一栋20层的建筑为例,在同等时间、同样条件下,使用能源再生电梯,每天耗电20度,每年耗电7300度,而采用普通电梯,每日耗电60度,每年则需耗电21900度。按照每度电0.5元计算,能源再生电梯全年运行费用是3650元,普通电梯是10950元。能源再生电梯的耗电只有普通电梯的三分之一,运行费用也只是普通电梯的三分之一。

电梯节能任重道远

假设今后我国每年采用5000部能源再生电梯,预计一年节约电费3500万元。按照1度电消耗370克标准煤计算,1年节省标准煤1.85万吨。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新增电梯13万部,如果其中80%采用节能电梯,按照每天使用16小时计算,全年可节电32亿度。

自2001年西子奥的斯OH5000无齿轮节能电梯上市以来,已连续5年蝉联中国无齿轮电梯销售榜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节能电梯的发展。西子奥的斯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西子奥的斯除了继续加强对节能电梯技术的创新之外,还将进一步呼吁和推动电梯节能标准的建立,为实现行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本报北京9月16日电

照片说明:能源再生电梯的耗电只有普通电梯的三分之一,运行费用也只是普通电梯的三分之一。图为安上自动感应器的手扶电梯,它是节能的一把好手。邹泊翔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