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7-09-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

杨楹在《教学与研究》二○○七年第七期撰文指出,马克思哲学在批判“思辨哲学”的历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哲学在批判“作为哲学的哲学”中确立他的哲学是一种“作为非哲学的哲学”;马克思在批判“解释

世界”的哲学中,强调其哲学的任务是“改造世界”,从而形成“改造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在批判“从天国到人间”的德国哲学过程中,确立了他的哲学路径是“从人间到天国”;在批判作为“永恒理性真理”终极表达的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强调指出自己的哲学是必须“被消灭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为生活解放服务的“解放哲学”。由此,落实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精神理路,作者认为,我们有理由将马克思哲学定位为“生活哲学”,即以现实生活为轴心,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从而建设新世界的解放哲学。这种哲学的唯物性与辩证性,恰好是生活的唯物性与生活的辩证法。

腐败现象的价值维度分析

侯小丰在《学术交流》二○○七年第七期撰文认为,制度的缺陷客观上也许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但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具体腐败行为的却是腐败主体的价值选择:风险系数的权衡???经济价值选择;政治生涯的权衡???文化价值选择;个人声誉的权衡???道德价值选择;经济利益的权衡???自我价值选择。个人在什么层面上定位自己的人生理想、自我价值,决定着他对待物质利益诱惑时的态度。恰恰是由于这种态度的偏差,使腐败由可能演化为现实。因此,不仅要依靠制度的完善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客观机会,更为关键的是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法治氛围,通过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和社会的价值评价水准来引导个人选择的价值维度向着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廉耻建构与文化本体

袁济喜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二○○七年第四期撰文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耻观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本体意义的价值观念,先秦诸子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而奠定了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观念,而荣辱观与礼仪观则是其外化的形式。中国文化本是一种世俗文化,廉耻则是其中的本体价值,它是道德之底线、人伦之基础,因而,历代文化建设与廉耻建构互为表里。面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由于道德缺失而出现的不和谐之音,人们往往将中国道德文化的建设视为一般道德规范的修整以及思想观念范围的事情,而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去开掘。事实上,中国文化精神之生生不息,道德礼仪之薪火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有着廉耻观念的再生功能作支撑。因此,我们必须重铸廉耻观念,重建伦理文化,但应当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进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