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像雷锋一样活着

2007-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达 赵秋丽 我有话说

在滨州市阳信县汽车站门口停着不少出租车,但乘客一眼就能认出杨广和的面包车,车身因为贴着大幅的雷锋头像而格外显眼。“这是县里为鼓励我做好事,刚奖给我的新车。”指着面包车,这位40岁出头、皮肤黝黑的高挑汉子,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回族“活雷锋”杨广和,和他一样有名的是他的“雷锋车

”。

虽然和别人一样开出租,但广和的车上却挂了个“学习雷锋车”的牌子,上面写着,“教师、残疾人、老年人、小学生用车免费;学校、清真寺、幼儿园用车免费;出事故救人、有困难的人用车免费;老复员军人用车免费……”。杨广和的免费项目有13个,他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车号、姓名和联系电话,随叫随到,风雨无阻。自2001年1月开出租车以来,他为2000多人义务服务,免收车费2万多元。

杨广和的出租车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后车厢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堆满了扫把、绳子、铁锨、打气筒等工具。原来,广和跑出租经常奔波在外,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随时准备为坏车的人拖车,为跑气的车打气;哪里的公路有破损,停车就修。帮助别人,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阳信县委书记尚龙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2002年,县里投巨资为刘庙等十几个回民村铺上了柏油公路。常年开出租的杨广和对路有着特殊的感情,自公路建成那天起,他就主动担任了义务清洁工,经常在凌晨就起床,清扫公路、维护路面。2004年冬,天降大雪,杨广和一个人在公路上整整扫了一夜雪,累得在床上躺了6天。正是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儿子、女儿和许多村民也加入到义务护路的行列。

记者专门去了杨广和的家,四面墙上没有什么高档装饰品,而是挂满了各方人士赠送的奖状、锦旗。没有人怀疑,每一张奖状、每一面锦旗后面,都蕴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些年做的许多好事,广和自己已经想不起来了,但别人对他的好,他却记得一清二楚。

“有次,我在县城边上的饭店吃饭,老板死活也不收钱,说我是专做好事的,他认识我;一天中午我正在修路,过来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喊了声‘叔叔’,塞给我两包方便面转身就跑了;我的车出问题去修,人家总是小修不收钱,大修少收钱;今年4月份,县里还专门奖了我这辆面包车让我做好事……大家都在关照我,我知道。”说这些话时,记者看到率真的广和眼里噙着泪。

“杨广和同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为人民的平安、民族的团结、阳信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们阳信的骄傲。他的事迹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集中反映,对这样的道德模范,我们要倍加关心和帮扶!”――尚龙江书记这样解释县里赠送杨广和面包车的初衷。

今年,杨广和被评为阳信县“十大杰出青年”,获得“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最近他还被选为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在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朴实的广和一再向各级组织表示,他只是在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和真挚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愿望:“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我们阳信不单是‘鸭梨之乡’,还要成为全国闻名的‘雷锋之乡’!”

正是有了杨广和的出现,阳信县近年重新掀起一股“学雷锋”的热潮,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先后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