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金振蓉 吕贤如 我有话说

编者按在迎接新中国成立58周年和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条战线的辉煌成就,全国人民激情满怀,更加激发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做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主题宣传,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就科技、

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发表“国庆特稿”,敬请读者关注。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我们这个星球,多少国家兴衰存亡,其背后都是竞争力的较量。而创新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都是时代的主题词。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和优势,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制定的宏观发展战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迎接十七大之际的共同心声。

创新: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2006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时,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的心情格外激动。

“率先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功事例表明,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命运的转换。”何传启激动地回忆着。他的研究就是关注近代以来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他的研究表明,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快慢,与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超级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前沿技术成果,使我国在生物、航天等前沿技术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然而,不同类型创新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国家意志,才能真正驱动和引领经济起飞,提升国际竞争力。创新型国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其选择创新型发展道路的结果。

曾有人问:发达国家已然发达,留给后发国家还有多少机会?

科技部从事政策法规研究的官员梅永红在谈到国家创新战略时,总是愿意讲欧洲小国芬兰成功的实例。他说,芬兰曾是一个以森林资源加工业为主的国家,20世纪七十年代,芬兰面临抉择:是继续发展资源驱动型经济,还是发展知识经济?最终,芬兰确定:发展知识经济。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赶超先进国家。

芬兰选择发展通信产业,不但造就了诺基亚这个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也使芬兰一举实现了国家的战略转型和经济腾飞,近年来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已连续3年名列榜首,实现了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型。

国家间的竞争就像“龟兔赛跑”,假如龟不走兔走过的老路,而是开辟一条新路,不用等到兔打盹也有胜利的可能。这条新路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何传启用此形象的比喻,说明制定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充分表明我们党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非凡的战略意识。

2006年,围绕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强化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

今天,站在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交汇点上,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处于优势的压力,面对汹涌澎湃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紧紧把握住历史给予的又一次机遇,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令,只要全民族把握机遇,同心协力,努力奋斗,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我国的现代化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华民族的腾飞梦想将变为现实。

企业创新能力: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赋予每个中国企业的光荣使命。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千千万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说,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因为企业能够使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企业具有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企业可以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和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

100多年来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自主创新赋予企业无限生机,而企业也毋庸置疑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汽车领域的福特发明生产流水线,到化工领域的杜邦发明尼龙,乃至当今微软发明视窗操作系统……众多企业的发展史诠释了或正在诠释着这个结论。有统计显示,当今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

反之,没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难免饱尝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的苦果:生产1台电脑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原因是只能赚到加工费。

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国企业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原始创新,很多企业已初见成效。

当禽流感疫情2005年肆虐全世界时,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当年11月自主研发出亚洲第一支H5N1型人用禽流感疫苗,标志着我国疫苗研究已经与世界最高水平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该公司还自主研制出了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

当U盘、MP3风靡世界时,华旗“爱国者”研制出全球第一款指纹加密型U盘,全球第一款眼镜MP3,全球第一款千万像素民用数码相机。

今年8月2日,国际权威测试组织SPEC公布,由中国企业浪潮集团完成、全球第一个基于Intel四核平台的一款服务器,超过了此前由国际巨头惠普公司的小型机保持7个月之久的双路平台最好纪录。

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与原始创新并列的科技创新的方式。我国企业的创新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加速发展的成功之路。

比如,在今年成功实现的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CTCS2列控系统和CTC调度集中指挥系统,就是在集成创新上取得的重大成果;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国产化动车组,就是经过三年努力,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的成果。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多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都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的。

作为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还必须与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

结束中国无“芯”历史的邓中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后十几个月,就拿出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星光一号”。这一成功,与机制创新不无关系:中星微电子公司的创建就是采用了硅谷模式。邓中翰大胆进行的机制创新包括:实行一套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资本运作的模式,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使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与中星微一样,众多坚持自主创新企业的共同体会都是: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机制创新。

我国企业的创新之路,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中国特色:政府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为了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6年6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确定了第一批试点企业103家,包括15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77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年多来,这些试点企业中近一半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

今年6月,在科技部、财政部等统筹协调下,数十家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等四大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打造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航空母舰”。

有统计显示,我国863计划的四分之一、国家973计划的三分之一,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中,华为、中星微、大唐、奇瑞……一批中国企业正在坚持自主创新中崛起,正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当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

科技人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发出了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总动员令。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长河中,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在国外,瓦特发明蒸汽机,开辟了工程技术领域革命的新纪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贝尔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在国内,我国古代的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彪炳史册,其中毕?因发明活字印刷术而名垂千古。

在现代,华罗庚、钱学森、茅以升……一个个光辉的名字,在推动科技发展、造福人民、富强国家中树起了一个个丰碑。

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黄昆被德国马普学会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卡尔多纳评价为“一个伟大的人”。在物理学界,从“黄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到“玻恩和黄”,以至“黄―朱模型”,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昆在世界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建树一个又一个。1951年,32岁的黄昆与诺贝尔奖得主玻恩合作完成了当代固体物理学巨著《晶格动力学理论》。在玻恩写的序言中提到“本书之最终形式和撰写应基本上归功于黄昆博士”。

作为新学科的创建者,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领域,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他和李振声的共同努力下,为创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神话奠定了科学基础。

如今,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走出国门,造福全人类。他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为20多个国家培训了200多名技术人才。目前,杂交水稻已经在菲律宾、缅甸、孟加拉等国试种获得成功,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生产。

作为新技术的发明者,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延续了上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过程,开创了自毕?发明活字印刷后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

作为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吴孟超带领学生将我国的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相继提升到了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带领学生开展的肝癌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病毒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相继投入临床,接连取得重大突破;他提出了巨大肝癌“二期手术”的概念,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每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都和共和国开创时期的科技元勋一样,印证着这样的真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千百万创新型科技人才,离不开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

作为科技研发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41岁的本科生马小军因条件具备被聘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用材料题目组组长,当上了三个高级研究人员、两个博士后和几位硕士生的当家人。26岁的孙飞刚毕业,就被破格聘为研究员。梁栋材院士说:“要是在过去,这种破格完全不可能,他实际上是连破三格,跳过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直接被聘为研究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涌动,孕育了并将继续孕育这类新鲜事。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在基础研究的一个个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成果: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与通信、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科学。

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重要高技术领域,我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从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跃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进行超级稻育种。

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新起点上,伟大的中华民族更加意气风发,必将以更加豪迈的步伐,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伟大征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