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岛市老年大学办学20余载硕果满枝

2007-09-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凌翔)青岛老年大学靠打造品牌和争创名牌的发展思路,创出了经验,也创出了名气,为中国老年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青岛市老年大学成立于1984年11月,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老年大学。从建校之初5个教学班500多名学员,发展到目前开设了书

法、国画、声乐、舞蹈、戏曲、摄影、文学、钢琴、计算机、英语、医疗保健等近40门课程,184个教学班,编班学员达7300多人。先后有200余名岛城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校任教,目前已拥有专兼职教师98名。

青岛市的领导对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2004年底,青岛市编委明确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2300多万元新建市老年大学教学楼。2005年10月,73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内设25个普通教室、3个专用舞蹈教室,另有多功能厅、体育训练馆及配套的办公和服务用房,配套了数码钢琴教室、微机教室和语音教室,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资料室、健身室、体育训练馆,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音响设备,硬件建设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为青岛市老年大学实现新跨越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条件。为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青岛市老年大学以打造“智泉”工作品牌、争创精神文明建设名牌为抓手,突出抓好规范化管理――

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充分发挥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作用。推行老年大学在职化管理,各区市老年大学主要负责人原则上由各级老干部局负责同志兼任,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模式,配强师资力量,增强干事创业能力。建立健全教师的选配、使用、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建立了任课教师定期考核测评反馈制度,形成了教与学之间互动反馈的良性机制。

二是实施典型引路,充分发挥示范校带动作用。针对各区市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青岛市老年大学积极发挥中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沟通教学信息,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提炼和推广工作经验,发挥教学、师资、管理、教材等方面的优势,在教材、师资方面为区市老年大学给予支持和帮助。积极为基层老年学校提供教材,推荐优秀任课老师,营造了互动并进的良好氛围。目前青岛市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已达10所,被誉为山东省老年大学的示范校群,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三是加强交流观摩,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定期召开全市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老年大学校长培训班和示范校规范化管理观摩会,组织老年大学教学观摩活动,并拓宽学习交流渠道,积极向外地市乃至国外老年大学学习取经。

四是健全四级办学网络。结合青岛实际,着力抓好老年教育普及与提高,重点抓好街道(镇)、村基层办学,促进四级办学网络建设。目前,青岛市各区(市)全部建立了老年大学,全市街道办事处(镇)全部建起了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和社区也建立了老年学校。全市共有老年学员13.5万人,占老龄人口的11.73%,基本上形成了市、区(市)、街道(镇)、村四级办学网络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新格局。

多年来,青岛市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知识乐园和精神文明窗口作用,展示了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和谐向上的风采,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形成了较大影响力,成为青岛市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市老干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老年学员的各类作品在国家和省市各种展览与比赛中屡次获奖,他们出版的个人书画集、诗词集以及精品佳作不断推出,有的还被作为礼品赠送外宾,声名远播,众多文艺学员成为了市重大节庆活动和广场演出的骨干力量,更多学员则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活跃在街道、社区,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余热,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