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心培育大学生成才的现实土壤

2007-10-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文菁、金松 我有话说

9月9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专业2006级学生吴永结束了学校组织的为期20天的海上教学实践活动,与同学一起返回学校。“海上实习让我实实在在地领略了海洋科学的魅力,这也为我以后继续学习钻研海洋科学注入了催化剂。”他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吴永参加的是学校今年首次推出的实践教学“小学期”。小学期为期三周,

专门用于安排本科生短学时课程和实践性教学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共建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27个,较好地保证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科学构建“一三五”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对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大模块”的多层次、全程化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展开;“三个层次”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成基础、综合与创新三个层次;“五大模块”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成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

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全程化,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践教育四年不断线。二是层次化,即基础层次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综合层次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创新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研究训练为主,突出对学生的创造性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全方位和资源共享,在五个模块中,实验教学模块以各教学实验室为平台,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实习教学模块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并且通过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毕业论文(设计)模块以全校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和收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模块以科研实验室为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科学研究等活动,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社会实践模块则以社会为平台,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诚信守法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

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相得益彰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专业班级集中组队实习为基本形式,同时也允许院系依据专业特点、实习内容和实习基地情况,在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实习方式,注重实习的实效性。

海洋类专业实习包括海洋科学类见习、近海海上调查实践、海洋调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等。这些实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东方红2号船和国家海洋局下属各海洋环境监测台站、气象台等16个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水产类专业实习有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具体内容包括“育苗技术实习”、“养成技术实习”、“饵料制备技术实习”及“养殖工程实习”等,根据养殖品种不同,这些实习内容又可分成鱼类、贝类、虾类及藻类实习等,被分散在22个生物与水产类实习基地进行。工程类专业的认知实习采用“工厂参观+实地观摩+仿真演示”等模式,生产实习采用“操作训练+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模式,安排在2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

在学校的支持下,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并创造了多种校企合作、学研结合的实习模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了以企业课题为纽带的实习模式,如以解决青岛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富含海洋保健因子的肉制品研发”课题为中心任务开展实习,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帮助企业解决了研发难题,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受益。学校鼓励以联合共建为特色的实习模式,如与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设了先进的ERP实验室,供会计学等专业学生进行实训;校企联合建立的单片机仿真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创造了条件。目前,学校已与112个校外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各类实习基地协议,较好地满足了实习需要。

激励机制为实践创新注入催化剂

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为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实施办法》,明确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措施和管理规范。与此同时,学校构建了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专业教学实验中心为主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平台,并于2005年全面启动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该计划的实施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提升,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由以各种竞赛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工作为主转变为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为主。自主研究、参加竞赛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三种形式有机结合,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加规范化和日常化。近三年来,学校设立SRTP项目452项,活动经费总计80余万元,参与学生达1973人。由于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开展卓有成效,学校已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及创新活动,于1999年制定了奖励学分制度,对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著作以及获得发明专利等经核定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的获奖学生,还可以优先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002年以来,在校学生先后有833人次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物流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47项,省部级奖149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