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期待精彩的中国双城故事

2007-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侯珂珂 我有话说

“中国为世界做出了榜样。”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无数次重复着。“我很享受在上海的美妙感觉。”智障网球裁判员法迪奇非常兴奋。“看到球员浴室有防滑垫,看到休息室有防晒霜和保暖服,你们太周到了!我还用担心什么?”一位奥地利智障网球选手的家长连说感谢。在特奥会的日子里,感谢的话语不绝于耳,感动的泪水流

淌在各个赛场,欢乐的笑声在上海飞扬。

上海特奥会,已为世界上演了精彩的中国故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越是情况特殊越能体现大赛的应变能力。台风“罗莎”来袭,突然的降温,非但没有打乱特奥会的进程,反而让来自世界的特奥运动员竖起大拇指。

“快来喝一杯‘中国咖啡’,又辣又驱寒。”在暴风雨中进行的足球比赛过后,各国运动员一下场,每个人都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为了防止运动员们感冒,在台风“罗莎”来袭的时候,志愿者们早晨4点钟就起床观察天气,3000余件雨衣被火速送到赛场,1000多杯预防感冒的姜茶也在现场煮好。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特奥运动员的家属十分感激。

医疗服务和安全一直是残疾孩子家长们的担忧。德国的手球运动员斯特科受了伤,却笑了。在特奥会手球赛场上,斯特科起跳射门时,一个踉跄,重重地砸在地板上,碰到了他右边膝盖上的老伤。此时,特奥医护绿色通道为他开启。从赛场到医院,从照射到诊断治疗,仅用时40分钟,斯特科得到了医生的确切答案,他第二天可以继续上场,而在此期间,为他服务的共有十几位医护志愿者,正是他们确保了特奥医护绿色通道的畅通。10月2日以来,前后共有20位外籍足外科医生来到上海,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运动员健康计划负责人宋耀君告诉记者:“运动员健康计划的6个项目共吸纳了100多位外籍医护志愿者,他们自己购买机票远道而来,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服务精神。”

特奥会上还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被称为“蓄水库”的特奥会志愿者调配中心。这个“蓄水库”里,有150多名机动志愿者。每一天,他们随时待命,哪里需要他们,就奔向哪里。每一次的危机,都因他们紧急出动和辛勤工作迎刃而解。

大型运动会的语言翻译要求复杂,不仅是英语,各个语种都必须配备齐全。经过对去年国际邀请赛的总结,志愿者部这次在特奥会设立了特奥会小语种志愿者调配中心。这个中心专门为特奥会提供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俄语和泰语的翻译服务。调配中心主任郑盛说,中心里志愿者是24小时待命的,今天晚上可能还在松江,第二天清晨就可能踏上前往崇明岛的轮船。赛事进行到目前,现场调配中心已承担了多项紧急调配任务,总调配达4000余人次。他们是幕后英雄。

10月11日,第12届上海夏季特殊奥运会将完美落幕,细致周到的服务为上海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同时,北京奥运已走到我们面前,载着上海特奥会的收获,2008年,精彩的奥运大戏值得我们期待。(本报上海10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