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未来负责

2007-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江西省省委常委、南昌市市委书记余欣荣代表说,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

的指导意义。

“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余欣荣说。他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态度十分明确: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此,该市把保护生态环境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主线,以提升环境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重点,致力于塑造“生态南昌”的新形象,创造山川秀美、清新宜人的现代家园。特别是面对浩浩荡荡、扑面而来的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大潮,南昌并没有洞开城门,而是设置了三条不能碰的“红线”,即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影响安全与群众健康的项目不能引进,有选择地吸收低耗能、少污染的产业,张开双臂迎接他们来南昌落地生根。仅仅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平均每月就有十余个项目被南昌“拒签”。对于已经进入的制造业项目,环保达标依然是能否顺利开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使是在昌投资有70亿元之巨的晨鸣纸业也不能享受特殊待遇。余欣荣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未来负责。”

如今,南昌的这一科学发展理念已逐渐得到广大投资者的理解,他们不仅没有因此放弃南昌,反而更加看好南昌。余欣荣向记者背出了一组数字:今年1至8月,南昌市新增外资企业12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1户,增幅达32.6%;新增注册资本金56490万美元。落户南昌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6家。2001年至今,落户南昌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了1060家之多。

余欣荣说:“近年来南昌发展的实践证明,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南昌市最好的品牌、最大的无形资产。”2006年,南昌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8天,优良率达到92.6%,连续4年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名列第1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8%。正因为如此,去年6月,南昌被评为“全球十大动感都会”之一。去年8月,在国家建设部公布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上,南昌又榜上有名。

“所以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不仅没有使南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相反的是,现在的南昌,‘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通过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新路,激发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余欣荣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