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启中西部企业快速通关路

2007-10-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翼 我有话说

“为了赶时间,我们公司有时会不惜重金从欧洲空运零部件,但过去货到了上海还不能清关,必须加上关封,在海关全程监管下运到长沙,再开封查验,整个过程要十几天。现在好了,依据企业在长沙海关申报的电子数据,只用几分钟时间,上海海关的关员就能办完货物查验、放行手续。全过程最多两三天。”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

司商务部进出口经理郭平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长沙海关申报,在上海海关放行。这是中国海关推广区域通关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传统上,由于海关实行分区管理,中西部企业进出口,必须在沿海、内陆两个海关两次报关,接受两次查验,手续烦琐,费时费力。为解决中西部企业的“出海”难题,中国海关着眼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推区域通关改革,坚持全国海关一盘“棋”,以“属地报关、口岸验放”为主要内容,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不同海关之间信息共享。为中西部企业开启快速通关路。

2005年10月,海关总署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上海、广州、天津等11个海关推出区域通关改革试点。次年7月,正式在全国全面推广。

上海既是长江流域的出海门户,又是江海、水陆、空运的重要枢纽。2006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转关货值1322亿美元,占上海口岸总量的23.6%;转出税收244亿元,占上海口岸税收总量的15.9%;在上海口岸出口总值中,异地企业的出口贸易额占50%。长江流域水运量已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通航里程为7.9万公里的长江水道把中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紧紧连接了起来。

目前区域通关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上海海关,适用范围已扩大至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的12省2市,力争把长江航线打造成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今年前8个月,区域通关进出口货值已经达到21.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倍。

上海海关关长孙毅彪说,区域通关改革后带来的变化,表面看,是企业省去了一套报关手续;根本上讲,是拉近了中西部经济与国际大市场的联系。以往,重庆进口货物要从上海进口放行,需3―5天时间;现在,1个小时就能办完通关手续。这大大增强了中西部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信心!

区域通关改革究竟为企业带来哪些实惠?海关关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革后,货物从内陆到口岸之间无须再用海关监管工具运输,从上海到重庆或者从深圳到重庆,一辆非海关监管车可节约成本1万元;货物在口岸海关放行后,可自行保存在企业仓库,不必像以往那样必须保存在海关监管仓库,仅机场的入、出仓费每公斤就节约0.8元;由于减少了报关量,企业还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而企业因此节省的时间成本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不久前,孙毅彪带队到重庆和成都海关就进一步支持促进中西部外贸和物流业发展进行学习考察和调研交流,重庆市委有关负责人的一段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位负责人说,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部门就必须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而做好服务工作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第二层次,则是善于在服务过程中找到政策法规与实际情况的结合点,找到既不违反法规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创造性地服务,这是服务的更高阶段。

根据考察和调研获取的信息,上海海关制定了进一步支持中西部地区外经贸发展的6项措施,提出要切实提高上海口岸的通行能力,创新和完善转关运输模式,增强上海口岸服务中西部、辐射全国的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