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八桂大歌》:把壮乡风情送进万家

2007-10-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昆 通讯员李静 我有话说

“弯腰手不停哟,日头似火烧,汗水随秧淌哟,换来绿满田”,壮族的姑娘在歌声中愉快地插秧;瑶家妹仔就要出嫁了,华丽的服饰,大红大紫的地毯,五光十色的灯光,好一幅隆重的华贵油画……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就这样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的心,一年内连夺“国家文华大奖”、“国家十大精品剧目”、

“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个国家顶级大奖。夺大奖后的《八桂大歌》一路歌声嘹亮,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2003年4月12日首演至今,共演出202场,其中商业性演出186场,实现票房收入900多万元。

《八桂大歌》,就这样激活了舞台艺术和并不景气的演出市场。

精品应是演出市场的主角

一边是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新创作品,一边却是不可遏制的市场疲软,有人疑问,是不是电视电脑已让消费者进入“斗室文娱”时代,舞台艺术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舞台艺术要想以生机勃勃的姿态进入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必须要用作品赢得观众。《八桂大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品好!”广西柳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罗云贵说。

翠绿的秧苗,金黄的稻谷;瑶家的水车,京族的渔船……广西各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奋斗,创造了八桂大地,也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瑶哥的项圈,苗妹的银饰,侗寨的竹楼,壮家的秋千……广西各民族相知、相思、相亲、相爱,谱写了八桂大歌,也谱写了他们自己。劳动与爱情,《八桂大歌》的两大篇章,来自于生活。

每一首歌就似一段生命历程,每一段舞就如一幅生活的素描,说是民歌集萃,却又见曲飞歌亮处,男人把禾扛,妹仔独织锦;说是歌舞晚会,却又见歌风舞影里,阿哥唱哑嗓,阿妹魂不归。歌与舞的完美结合,这就是民族音画的独特魅力。《八桂大歌》总导演张继钢对“民族音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剧场里看《八桂大歌》,就像看立体电影一样有流动感,可以看到广西各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

五光十色的电脑群灯,把绣球、晒禾架、大榕树等极具广西符号的布景道具投射到宽阔的、可并可分的旋转舞台上,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广西盘歌的别具特色交织在不同的场景里,时而欢快明朗,时而开阔雄浑,时而优美动听。700多套古灵精怪的民族服饰、70个面具、500多个头饰、400多件胸饰手饰,随着数以百计演员的曼妙舞姿,在不经意的定格中把歌舞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推向极致。

美的背后凝聚了主创人员的心血。总导演张继钢对歌词创作要求近乎苛刻,他提出,《八桂大歌》的歌词一定要不落俗套,一出口就“打人”,要丝毫没有污染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格。为此,广西十多位著名词作家深入生活、跳出规律、博采众长,创作了二百多首歌词,然后精选了三十多首定为《八桂大歌》主干。这就是《八桂大歌》的音乐创作,她既是广西的,又是全国的,既是民族的,又是时尚的,如此的歌曲如何能不“打人”?

精品才是演出市场的主角。

在北京天桥剧场,一位来自四川的青年民工观看演出后兴奋地说:“它的场面很大,歌也很好听,而且描写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像插秧、晒谷和丰收等,都是我在家乡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想看的演出。”

“夺大奖,占市场,走出去,打得响”

“近年来,我国演出市场演出频繁、新剧目层出不穷。但是,某些院团出场费过高,一年下来演出不了几场;剧场上座率低,真正买票看演出的观众寥寥无几。一些获奖剧目甚至出现了夺奖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尴尬。”柳州歌舞团团长刘康说。

实现了夺大奖的目标后,柳州市歌舞团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走市场”。

考虑到演出场地的限制,他们把《八桂大歌》做“活页式”处理,在厚实的基础上精选、优选并相对固定节目,演出阵容从170多人缩小到60多人,使得《八桂大歌》可以顺利地走进军营、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

考虑到演出成本的限制,《八桂大歌》里所有的演出人员都是广西土生土长的,被冠以“小刘三姐”的李卫红、侗家百灵杨光春等都在《八桂大歌》华彩的舞台上亮出金嗓子,使《八桂大歌》歌会味更浓、歌海情更深。

就这样,《八桂大歌》五上北京、三进武汉、二入广东。

一个成功的演出品牌基地,是信誉和形象的标志,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意味着最佳经济效益。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光靠柳州市歌舞团、柳州市文化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夺大奖,占市场,走出去,打得响”的品牌战略,《八桂大歌》开始寻找演出运营商。

“我们上北京、飞广州、跑上海,不断地与优秀的演出经纪机构接触,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这一平台逐渐定格在我们的视线中。”刘康说。

会堂研讨会有成员单位23家,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堪称国内最大的演出运营商,而且运行了6年,具有演出策划能力强、舞台设施齐备、服务管理专业规范等优势,还具有运作海内外文艺院团各类演出的丰富经验,在演艺界具有良好声誉。

这时,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也在不停地“为观众找剧目,为剧目找观众”。全国会堂院线秘书长哈村说,会堂作为各地的政治文化中心,应该引进一些国家级精品剧目进行展演,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和满足市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需求。

2006年4月6日,全国会堂(剧院)理事会的近20家经理及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汇集柳州,商讨能否利用院线网络独有的资源优势,运作柳州市《八桂大歌》等精品剧目在全国巡演。

一边是巨大的营销市场,一边是国家级的精品剧目,双方一拍即合:剧目具有市场运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力,通过双方各自独有的优势走市场合作经营,闯出一条双赢新机制。

让精品走近百姓

与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联姻产生良好效益后,《八桂大歌》又在寻找更多的突破,以整合优势品牌,拓展效益的最大化和品牌升值。意向很明确:选择知名品牌企业参与演出合作。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适时抛出了“红绣球”。就这样,柳州歌舞团、柳工、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本着三方互赢的原则,决定将《八桂大歌》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来运作,由柳工独家冠名的“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全国巡演正式拉开序幕。

“引进品牌企业奖金注入,降低巡演的运营成本,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剧院欣赏到演出。”罗云贵说。

南昌、南京、杭州……22个省市,38场次演出。长江两岸,东海之滨,留下了广西文化使者的足迹。罗云贵把这次全国巡演比喻为一次文化的长征,唱响了柳州创造的强劲声音,树立起城市的文化形象。

国庆节前夕,赶来长沙大饱眼福的三湘观众深深被《八桂大歌》的魅力折服:入座率达到90%!湖南大剧院常务副总经理周贡强颇有感触地说:湖南曾经编排了一部剧目,但是一次演出就需要6卡车道具、120名演员、成本高达十几万元,结果很难独立地走市场化道路,如果当初那部剧目也能得到企业支持,就不至于流产了。

周贡强的遗憾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八桂大歌》在河北石家庄的成功也深深地触动了河北省演出公司总经理周良田,他认为:“造成如今舞台艺术演出效果不太好的原因,一是演出高成本导致的高票价,将许多观众拒之门外,二是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和购买力都比较弱,演出市场尚不成熟。”

唱遍大江南北,八桂余音犹绕梁。“柳工之夜”《八桂大歌》全国巡演创造了广西乃至全国的多个“最大”:国家级精品剧目第一次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巡演活动;全国会堂(剧院)有史以来针对舞台艺术作品第一次最大范围的规模化运作;广西舞台艺术史上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一次全国性剧目巡演……

“其实我们更愿意说,这是整合品牌优势、创新运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的新举措,是社会力量力捧文艺精品快速走向市场、实现文化产品从夺奖到市场营销转变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文化体制改革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刘康说。

9月29日,广西柳州市歌舞团演员在表演节目《柳州姑娘爱梳头》。当日,广西民族音画剧《八桂大歌》在长沙市湖南大剧院上演,其美轮美奂的舞蹈、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演绎出八桂风采,让长沙的观众大饱眼福。新华社记者叶建平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