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实施英才培养战略

2007-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南京理工大学主动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和开拓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实施英才培养战略,优化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南京理工大学校长王晓锋就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实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作为一所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如何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的?

王晓锋:大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人才,和谐社会的构建最根本的也是在人,在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为社会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

今年7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上,我门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确立了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了“英才培养”战略,计划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开拓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其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您提到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和“英才培养”战略,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南京理工大学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王晓锋: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目标。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并获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仅仅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学校还是“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雄厚的科研实力既是学校迈向研究型大学的基础,更是培养精英的必要条件。

教师从事科研提高了学术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创新实践基地,及时更新本科教学内容,使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广大教师也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结合起来。近三年,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95%的选题源自教师的科研项目,全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70%以上的选题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工程实践和社会实际。

记者: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南京理工大学从哪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呢?

王晓锋: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本科教学优秀工程。首先着力打造一批品牌、特色专业,以此带动整体培养水平的提高。仅仅在“十五”建设期间,学校就投入近7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重点专业的建设。目前已拥有28个省部级重点专业,超过学校现有专业总数50%,覆盖现有本科学生人数近70%。形成了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其次是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引领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自2002年以来学校已建有7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优秀课程群。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了一大批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使更多学生受益。最后,学校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培育优秀教学成果。自2001年以来,学校就获得了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学校还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工程训练、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让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通过组织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不仅如此,学校还采取多项措施牢固树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订中,优先考虑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科研资源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打造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使本科生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实践运行中,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在管理服务上,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本科教育服务的育人环境。

记者:通过这些措施的出台,南京理工大学在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晓锋:正是在以上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才不断提升,学生们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南理工与清华、北大、同济等高校共同获得优胜奖,2007年获得团体第二名;6年中,全国数模竞赛累计5个队获得一等奖,9个队获得二等奖;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3个队获得一等奖,5个队获得二等奖;在总共15次江苏省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中,获奖人数10次名列第一;在2006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首届江苏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5个一等奖;设计艺术系学生李逸轲获得“2006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全场最高奖“未来设计师大奖”……另一方面,南理工的毕业生也广受欢迎,自从国家实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来,南京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连续9年超过96%,稳居重点高校前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