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通大学用实践诠释“质量立校”

2007-1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王芳 我有话说

“质量立校”,这是南通大学一贯的教学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南通大学牢固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实践诠释了“质量立校”的深刻内涵。

理念先行

2004年合并建校之初,南通

大学就不失时机地举办了建设发展论坛,聘请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全面阐述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树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2005年5月,南通大学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顾晓松校长明确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指导思想,党委书记王德明就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质量立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意义。学校随之出台了《南通大学关于实施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推进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

由此,该校上下形成共识,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明确了校、院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和分管副院长是直接责任人。建立了校领导联系学院和领导班子到学院现场办公制度;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掌握教学第一线的信息。校领导每学期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学院建立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等及时了解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该校校领导带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驾驭和指导教学工作的能力。

弘扬传统

“质量立校”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有孜孜以求的坚韧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长期积累。南通大学在这一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早在一百年前,南通大学的老校长张謇先生就倡导教育要“道德优美、学术纯粹”。多年来,虽然几经风雨、几多坎坷,但是南通大学人始终没有忘记张謇先生所开创的重道德、重质量的办学传统。

南通大学的前身之一――南通医学院,积极创新教育思想,不断强化“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既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改革创新、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优秀教师,形成了在全国有较大反响的“通医现象”。南通大学的前身之二――南通工学院,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思想,在全国纺织高校中率先试行“毛纺专业学生中期预分配制”,即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后,就预分到企业,工作一年后再返回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并带回生产实际课题做毕业设计,此举受到了广泛关注。南通大学的前身之三――南通师范学院,传承张謇师范教育思想,结合南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形成了“立大志、养大气、做大事”的氛围,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办学之路,受到原国家教委的表彰。

“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不仅壮大了张謇创办的教育事业,更振兴了南通地方的高等教育,也给学校自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江苏省一位领导曾这样高度评价。

齐抓共管

“质量立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必须落实在学校工作的每个细节。2006年,南通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建设与青年教师培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验教学改革与平台建设、网络建设与多媒体教学改革等六大教学改革工程,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切实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六大工程实施以来,南通大学始终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实现专业的动态分流管理,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该校积极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活动,制定了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予以立项资助。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上。

根据多校区办学的实际,南通大学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同时,该校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加快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从师资、设备、项目等方面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校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不仅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而且大力推进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吸收本科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此外,南通大学还利用南通大学校报、校园网、橱窗等舆论阵地突出教学工作的宣传主题,大力宣传学校“十大教学名师”、“十大师德典型”等典型事迹。通过社会新闻媒体关注学校教学改革,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3年来,南通大学取得了喜人的办学成绩,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该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比赛中屡有斩获,有5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20多人次获得江苏省奖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