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薪火相传 有容乃大 再续辉煌

2007-11-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有近百年的办学与发展历史,历经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五个时期。以1981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新起点,标志着中文学科进入了具有学位和学科内涵的建设轨道。随后,汉语言文字学

于1986年获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文艺学于1989年获第四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硕士点的支持下,中文学科的“中国文学”于1992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学科。以1995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为“国家文科基地”和“中国文学”获批为“福建省高校‘211’工程重点学科”为契机,中文学科进入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快车道:1998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双双获得第七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汉语言文字学获得第八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中国语言文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学科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至此,福建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建设阶段。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的学科发展史,经历了奠基与草创,传承与拓展,深化与提升等历史阶段。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精深的学者,如著名作家叶圣陶、靳以、胡山源,学者董作宾、郭绍虞、严叔夏、黄寿祺、俞元桂等都曾在中文学科任教过,他们的学术成果都已写入中国人文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史,这是文学院弥足珍贵的学术传统。

以下将以学科整合的方式,重点介绍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三大学科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群、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群、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群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群(详见国家重点学科介绍)

二、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群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是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主干学科。建国前40多年,许多著名学者,如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严叔夏等曾在本学科任教。建国后的前20余年,著名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原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中文系主任黄寿祺教授曾一直亲自兼任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改革开放以后,黄寿祺教授、陈祥耀教授、穆克宏教授等一直在本学科执教并招收指导研究生。本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点,1998年获批博士点。1996年,成为省级优秀课程。2003年,成为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福建区域文学成为省首批优质硕士课程。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则独立成为省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梯队现有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45岁以下者,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后10人。近6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含艺术)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1项、人文社科规划基金1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10项以及国家人事部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4项、省教育厅A、B类项目共14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有近20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及“提名奖”各1项、《文学评论》“优秀论文”提名奖1项。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诗文方向。以中国古代诗文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注重探讨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如闽台文化交流)、宗教文化对诗文创作的影响。陈祥耀教授为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奠立了重要基础,其《中国古典诗歌演变的几个宏观规律》一文是他几十年古代诗歌教学和研究的厚积薄发之作,曾获首届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陆续出版了《五大诗人评述》、《中国古典诗歌丛话》、《唐宋八大家文说》、《??文存》等专著,在古代诗文研究领域颇有创获。穆克宏教授在魏晋南北朝文论研究方面处于全国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是著名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和文选学专家。先后出版了《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与郭丹合作)、《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昭明文选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等10多部,其中《文心雕龙研究》、《昭明文选研究》和《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陈一琴教授在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方面走的是专精的治学路径,尤其在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析方面有自己的创见。本学科带头人陈庆元教授在六朝诗文和福建区域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发表了系列重要著作,如《中古文学论稿》、《沈约集校笺》、《福建文学发展史》、《文学:地域的观照》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4项以及《文学评论》优秀论文提名奖、《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等。陈良运教授兼长文艺学、诗学、美学、《易》学诸领域,独立承担过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其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文与质・艺与道》、《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周易与中国文学》、《焦氏易林诗学阐释》等,科研成果曾7次获省级社科优秀论著奖(其中3次为一等奖)及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青年学者李小荣教授在敦煌学和宗教文学研究上已崭露头角,出版了《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敦煌密教文献论稿》、《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等论著,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5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汤江浩教授在王安石散文研究和欧明俊教授在宋词与明清小品研究等领域,都有各自的创获。与此同时,本方向还关注地方文化建设,关注并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把古代诗文研究和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相结合,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先秦两汉经学与文学方向。以《周易》、《左传》等研究为重点,特别是其中的易学研究被学界誉为东南易学研究之重镇,在海内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研究从群经入手,注意追溯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源头,以古奥、深刻、传统为其特色;已故黄寿祺教授是国内易学研究的知名专家,为这一研究方向的奠基人。黄老1929年进北平中国大学文科,在学六年,师从尚秉和、高步瀛、吴承仕、余嘉锡、朱师辙、杨树达等,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毅然投笔从戎,在二十九军参谋处服务,专以收集有关抗日资料为事。1941年回南平执教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早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就协助尚秉和先生整理撰写《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左传国语易象释》诸书,1937年5、6月间在《北平晨报》发表《与尚节之先生论易三书》,是他青年时期发表的最早论文。壮年时他最重要的著述是《易学群书平议》七卷,晚年他与弟子张善文合著的《周易译注》对《周易》经传本文进行了全面注释,并将之译成通俗规范的现代汉语,是一部译、著、论三结合的研《易》专著,被学术界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翻译《周易》经传本文,并对其要理进行系统阐述的高水平的专著”(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曾获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科研项目优秀成果奖及全国首届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三等奖。张善文教授承前启后再创辉煌,先后撰著《周易辞典》、《象数与义理》、《易经初阶》、《周易漫谈》、《周易与文学》、《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等著作20多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古籍重点项目等4项,获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图书奖和省社科优秀图书奖5项。黄黎星教授秉承这一学术传统又独辟蹊径,近年来致力于周易与中国乐律关系研究。郭丹教授在经学与文学关系、史传文学研究领域,出版了《春秋左传直解》、《史传文学》、《左传国策研究》等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各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3、古代小说与戏曲方向。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小说与戏曲的比较研究,重视宗教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的交叉研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在古代小说史、宗教戏剧艺术方面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齐裕?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他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先后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他还著有《中国讽刺小说史》、《明代小说史》、《中国历史小说通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与王子宽合著)等著作多种。欧阳健教授在古代小说研究尤其是《红楼梦》研究方面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他重视版本研究和以“发现”的眼光研究古代小说。涂秀虹教授关于明清小说与福建刻书的关系研究,刘海燕博士关于明清长篇小说的文化阐释,均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蒋松源教授长于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撰写出版有《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重订增注本,副主编)、《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中国古典戏曲史论集》、《中国古今戏剧史》(古代卷)等。本方向新一代带头人王汉民教授出版有《八仙与中国文化》、《道教神仙戏曲研究》等专著,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群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以及稍后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福建协和大学,著名学者董作宾、薛石麟、洪心衡等先生曾为本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过历史贡献。1986年现代汉语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997年成立“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年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005年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充分利用语言研究的区位优势,现已形成学科带头人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具有自己的研究特色的学术队伍。本学科目前共有教授10人(其中6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2001年以来,本方向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项,国家古籍整理项目2项,国家语委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3项,省古籍整理项目4项;出版专著18部;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本方向的“汉语言文字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汉语史”和“汉字学”被评为“福建省级优质硕士学位课程”。本学科点在汉语史、修辞学、闽方言等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研究格局和学术特色,并在研究方法、理论资源、语言资料上,相互渗透和阐发,形成语言研究群体优势,既传承和发展了闽派语言学家在音韵学、文字学、闽台方言等方面的学术传统,又开拓了修辞学、语法学的研究空间。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汉语史研究方向。本方向的特色是注重对传统语言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阐释,并注重对新出语言材料的利用,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有汉语语音史与方言音韵的研究、汉语文字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汉语语法学史和辞书编纂史的研究等。南宋以来,福建在音韵学、方言学、文字学、训诂学、辞书学研究成果颇多,语言研究既有历史积淀,又处于闽台区位优势,因此汉语史研究自然成为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学科带头人马重奇教授在汉语音韵学研究方面成就显著,近20多年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各类著作10余部,主要有《杜甫古诗韵读》、《中学古汉语修辞》、《古汉语翻译述要》、《漳州方言研究》、《尔雅漫谈》、《汉语音韵学论稿》、《清代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研究》、《闽台方言关系研究》、《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等。其代表性著作《清代吴人南曲分部考》、《漳州方言研究》、《汉语音韵学论稿》、《清代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研究》、《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先后荣获福建省第二、三、四、五、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他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古委会古籍研究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多种科研课题的研究。林志强教授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已崭露头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文字与古文尚书研究”,出版专著《古文尚书文字研究》。陈鸿博士对新出语言材料的研究在学术界渐渐引起重视,课题获中国博士后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

2、汉语修辞学研究方向。本方向现有一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队伍,在汉语修辞研究方面有较丰富的学术积累和较大的学术影响。方向带头人谭学纯教授长期研究修辞学、文学语言、语言文化等,其学术研究视野开阔、敏于理论体系建构并力图打通学科界限,主要著述有独撰、合撰的《人与人对话》、《修辞:审美与文化》、《接受修辞学》、《广义修辞学》、《小说语言美学》、《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等。研究成果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及省级政府奖多项,其中长篇论文《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获福建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朱玲教授关于文体修辞的研究,祝敏青教授关于语境学研究,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朱玲教授著有《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文学文体建构论》等,曾获省级奖4项,祝敏青教授的论著《小说辞章学》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现代汉语和方言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特别是闽方言的研究,一直是本学科的学术强项,体现出两个主要学术特色:第一,不限于对方言实施收集和整理,比较注意现代方言跟汉语史的联系,注意方法论的运用和总结。第二,注重应用研究,及时将纯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应用研究成果,为教学和相关学科服务。特别注重于利用方言研究的相关成果来加强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形成现代汉语教学的特色。李如龙、梁玉璋、李延瑞等教授曾为本学科方向的建设做出很大贡献。本方向学术带头人陈泽平教授先后出版过《福州方言研究》、《福州方言俗语歌谣》、《建瓯方言俗语歌谣》、《长汀客家方言俗语歌谣》、《闽语新探索》等,在方言学界颇有建树和影响。沙平教授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含方言区共同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及与汉语教学相关联的汉语本体研究,主持国家汉办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十数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汉语研究三视角--本体・教学・应用》、《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等,后者获福建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长篇论文《论母语方言对共同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获国家语委“全国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评奖”一等奖。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一个又一个环节的延伸而造就。正是有了前辈学者的筚路蓝缕,才有今天的康庄大道;正是有了前辈学者的学术精神的不断感召,才有今天的不懈探索的动力。同样,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都是因为有五湖四海的容纳,八面来风的招展而壮大。正是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有新的生力军的加入,才有今天齐整强大的学科队伍。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年轻还是年老,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无不焕发出生机和热情。我们有理由期待着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将迎来又一个更辉煌、更崭新的学科百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