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穷乡办教育的奇迹

2007-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朱振岳 本报记者叶辉 我有话说

浙江省云和县大源乡是一个欠发达乡,同时又是一个没有一所学校的教育强乡。

为了营造这个没有学校的教育强乡,乡党委书记黄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也因此,今年他获得了浙江省“绿叶奖”荣誉称号。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聆听了这位基层干部对山区教育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述说:

云和县大

源乡是一个革命老区乡、库区移民乡,是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全乡3800人,均是客家人。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大源乡最大的现实就是穷。

2004年9月,我从云和县教育局副局长任上调任大源乡乡长。上任伊始,我和乡里的班子成员一起,带着“大源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这一课题,进行了近3个月的调查,结论是:制约大源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素质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技术、创业技能缺乏。只有加大教育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根本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2005年初,“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乡,将教育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常抓不懈”写进了乡政府的工作报告。在全乡干部大会上,我们提出“让教育改变贫穷,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

“把乡校办到城里去”

一个地方可以没有学校,但不能没有教育。办好农村教育,就要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作出了大源乡教育改革的第一项决策:撤并乡里所有小学,把孩子们“赶”到城里去读书。

2005年9月,在县领导和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乡政府与县实验小学古坊分校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大源乡所有小学适龄儿童进入古坊小学就读,乡政府全面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我们利用原乡中心小学的场地,创办了大源乡第一所幼儿园,普及了学前3年教育。

两年的实践证明,把乡校办到城里去的做法没有错,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全面提高,我们的做法也逐步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问卷调查显示,家长的满意率是98%,学生的满意率是100%。

“办教育决不能增加老百姓负担”

学校撤并后,家长们的诸多顾虑,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学生进城就读后增加的费用(如交通费、生活费等),让原来经济就非常困难的家庭如何承担?学生上下学要乘船乘车,还要走山路,安全如何保障?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能否融入城市学校,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活?

在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我们紧接着作出了第二项重大决策:“学生进城,政府买单”,决不让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为此,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入古坊小学就读的所有学生,除享受省里的“两免一补”政策外,杂费、课本费、住校费等所有费用的不足部分,均由乡政府给予全额补助;所有住校生每周享受由乡政府买单的5次免费营养餐,每位周末回家的学生还可享受由乡政府提供的两个免费鸡蛋;乡政府专门指定性能良好的三艘客船和两辆中巴车,用于学生的接送,免费乘坐,费用由乡政府承担,并由乡干部和学校教师对船、车的运营进行安全监管;学校则专门为大源籍的学生配备了学习辅导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使乡政府每年增加教育支出10余万元,这对属于“讨饭财政”的乡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我们要求乡干部厉行节约,努力从日常开支中省出钱来投入教育。

“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功能”

在大力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我十分强调抓好成人教育,并力求通过“小手牵大手”,让更多的农民从山里走出去,实现转移就业甚至创业,从而更快地脱贫致富。为此,我们创办了大源乡农民素质培训学校,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有计划开展劳动力培训。同时,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乡政府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对所有参加县、乡培训的农民都实行免费培训;对通过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100元和200元的奖励;对通过培训在城里找到就业岗位的给予500元的租房补助等等。两年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培训30余期,受训人数达2800多人次,其中240人次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移农村劳动力1900多人,实现自主创业50多户,其中仅从事木制玩具生产的就有30余家,年增收入500余万元。

在两年多探索“穷乡办大教育”新路的实践中,我们经历了诸多艰难,也收获了许多成果:我们创办了大源乡历史上第一所中心幼儿园,创建了全县第一所农民素质培训学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学龄儿童少年全部进城就读。大源乡也相继被评为丽水市教育强乡、浙江省教育强乡,被誉为“一个没有学校的教育强乡”,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赏。(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