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青春之花绽放山乡

2007-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柳路 李金桀 我有话说

遵义师范学院2005、2006两届毕业生中,分别有90.5%和85.6%的毕业生选择了到基层工作,选择了在乡村学校教书,而这其中选择从事教学工作的更占到了94%和91%!根据反馈来的信息,有很多毕业生已迅速成为所在中学的骨干力量。

人们不禁要问,遵义师范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能“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这其中的

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眼光是‘朝下的’,紧盯着西部,紧盯着山乡,紧盯着服务。”

百年教育,师范为本。地处红色沃土的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师范传统的学府。在五十年的办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培养农村初高中教师的丰富经验。

但在2001年由专科升入本科后,遵义师范学院却感到了迷茫和困惑。升本成功的兴奋让遵师人一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盲目攀比老本科大学,但实践很快证明此路不通,因为差距实在太大。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事情,至今让学院师生们刻骨铭心。周帆教授很激动地说,2001年新生入学时,看到破旧的校园,在“一棵见证了师院历史沧桑的高大梧桐树下,一对母女抱头痛哭后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地方”。

路究竟该怎么走?摆在遵师人面前的是一个关系学院生存发展的大问题,遵师人选择了从实际出发,让现实说话。于是,一场“学院升本科,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在全院师生中轰轰烈烈地展开。

周院长说:“通过讨论,我们认清了差距,我们的眼光不应紧盯着上面,因为我们的优势就在‘下面’,作为一所地处西部、有着培养农村初中教师丰富经验的师范院校,我们就要紧盯着西部,紧盯着山乡,为西部服务,为山乡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广大农村初高中培养合格的教师。立足西部,服务山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路顺了,出路也就有了。说到不如做到,遵师人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于是,学院的基础教育研究所成立了,各系的基础教育室成立了,“贵州贫困山区学校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遵义市少数民族地区适应性研究”、“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用情况调查”等多个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课题被省教育厅立项了。于是,每年一次的“高中校长论坛”、“基础教育研究论坛”举办了,学院与地方基础教育之间有了沟通的平台。于是,一批优秀的中学教师被聘请为客座教授,学生从这些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技能,看到了希望。

“学院的办公条件可以差,但办学质量绝对不能差”

培养服务农村的教师人才,会不会在培养质量上降低标准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周院长坦率地回答:“‘211’类大学、老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是目前本科院校的三个层次,但很容易被理解成办学质量由高到低的三个层次。”“这对我们压力很大,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重视质量,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

怎样才是“有质量”的遵义师范毕业生呢?周院长说,就是要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本科教师:一是具有扎实的本科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是有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品德、奉献精神和健康体魄。

“关键是如何培养,”周院长说道。在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词是“一专多能”。什么是“一专多能”呢?“一专多能,就是要让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广博。”周院长解释说,“为此,我们在全面加强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几十门重点课程。同时开设了各种适应性、针对性较强的选修课。比如与本地农村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地方历史与文化等等。”

于是,遵义师范学院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景观:物理系的学生成了养蜂高手,中文系的学会了家电维修;学生学会了自己动手制作教学仪器,“因为很多农村中学缺少试验设备”。

在遵师,有一个特殊的“包产到户”的现象:上到院长,下到普通老师,每人都带有人数不等的学生。“我们从他们怎样走上讲台开始带起,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都要负责几个学生。”周院长很自豪地说,“我自己就带了好几个学生。”这种近距离的言传身教,加上专门的课件制作课、普通话训练课、板书训练课等课程的学习,使遵师的学生在师范职业技能上很过硬。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比如2007年贵州省湄潭县公开招聘28名高中教师,其中有22个是遵义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西部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也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的学生,除了各种

思想教育,现实或许是更好的老师。为此,遵义师范组织了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每次下乡回来,不少学生都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山乡的贫穷和落后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也坚定了他们投身于山乡教育的决心。”周院长动情地说。

“有人说我们有理想主义的精神,让山乡的孩子们能有优质的教育,有优秀的教师,就是我们的理想。”

周院长在介绍学院情况时,曾不止一次说到要加强学院的科研能力,那学院一年的科研预算是多少呢?周院长说出了一个让记者吃惊的数字:180万元。而教师每节课的课费是多少呢?15块钱!

是的,这里的条件是艰苦的,但这里的人们又是乐观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们盼着学生能成才,能够服务山乡,因为山乡的孩子们需要优质的教育。”于是,为了学生能够在英语四级考试中考出更好的成绩,学院的院长领着园工们举着“同学们加油啊,学院希望你们考出好成绩”的大牌子,为即将进入英语四级考场的同学们大喊“加油”,为同学们鼓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