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光彩与人格魅力

2007-1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临一 我有话说

长篇报告文学《那一年,这一生》(钟法权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满怀深情地为我国老一代整形烧伤医学专家汪良能先生树碑立传的优秀作品。它以汪良能先生坎坷而辉煌的人生经历为叙事线索,以汪良能先生丰富而崇高的精神世界为开掘目标,成功地再现了一位集时代光彩与人格魅力于一身的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读来使人感动不已。

汪良能先生出生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青少年求学时期正值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为实现自己“知识救国”的理想而历经了千辛万苦。作者在深入了解汪良能先生的坎坷生平,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敏锐地抓住了汪良能先生生平的一条主线,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而与我们的民族同患难、共命运,从而鲜明地突出了汪良能先生身上夺目的时代光彩。作品浓墨重彩地记述了汪良能先生一生中重要人生关头的自觉选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久,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在美国名利双全的高级医师职位,丢弃了房产汽车,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建国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他放弃了留在上海等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自愿到西部的西安军医大学白手起家创建烧伤整形外科学科;在抢救英雄蒙景珍这个全身烧伤面积达92%、三度烧伤面积达68%的世界医疗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危重伤员时,他置旁观者的善意劝阻于不顾,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及个人名誉风险全力投入救治,终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医救奇迹;“四人帮”被粉碎后,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抢时间争速度,忘我投入我国第一部《整形外科学》学术专著的编撰,使我国的烧伤整形学科水平走到了世界前列。汪良能先生的学生说,如果汪先生不是那样舍己为人地拼命工作,起码可以多活10年。汪先生的选择恰恰是为祖国、为科学、为病患者超负荷地运转,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心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毫无疑问,汪先生无愧为祖国最优秀的儿子,民族的脊梁,在共和国建设发展的历史征程中,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以生命推动着共和国前行的坚实步履。

汪良能先生的人格魅力,则集中地体现在他温良恭俭让的性格气质上,体现在他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且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上。他在“文化大革命”极其艰难的政治环境下,坦荡从容地化解了造反派的威逼利诱,决不对同事落井下石;他对学生循循善诱,传道授业解惑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水准的烧伤整形学科带头人;他对病患者的极端负责任精神和对学术科研的极端严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所在的医科大学的医疗风气和治学风气;他在对外学术交流中的大家风范使得各国高水平的专家为之折服,推进了中国烧伤整形学科水准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直到今天,汪良能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我们从作品所讲述的许多小故事中,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汪先生给他的学生、他的学校、他的学科所遗留的巨大的有益的影响。这无疑是一笔极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记得有前贤曾经说过,读一部优秀的作品,犹如与高尚的人谈话。读《那一年,这一生》,我真切地体验到这种感受,深深地为汪良能先生的高风亮节所打动所感染。因此,我也愿意把这部优秀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推荐给当代的读者朋友们,愿汪良能先生的生命之光弘扬中华,愿汪良能先生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奋发前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