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媒体:承载加深中俄友谊的使命

2007-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韩显阳 杨政 我有话说

随着2007俄文报道新闻奖评选活动的结束,俄罗斯“中国年”由此画上了一个特殊的句号。俄联邦第一副总理、俄中“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11月20日表示,作为俄中两国间史无前例的重大活动,俄中互办“国家年”最主要的成果是帮助两国人民加深了相互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两国媒体无疑发挥了独特、不可替代的作

用。通过俄媒体对中国、2007“中国年”的报道,一个改革开放、日益繁荣的中国的良好形象呈现在俄罗斯民众眼前,使两国民众的彼此认识更加深入,人民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密切。

通过俄罗斯记者的积极参与,2007年“中国年”各项活动为俄民众所熟知,新闻媒体成为两国人民之间交往的桥梁。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在为俄新社撰写的《中国―俄罗斯:直播》中,对俄罗斯电视台直播《春天的交响》给予高度评价:“其最鲜明的特点是给数百万俄罗斯人带来了巨大的文化震撼……俄罗斯电视台向全国直播的《春天的交响》晚会,是在俄举办的‘中国年’的首场活动。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单涉及了文化,更体现了一些相当严肃的东西,如文明间的交流、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圣彼得堡信使报》记者瓦列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获奖作品《上海:从西瓜地到摩天大楼林立的城市》中感慨道:“如果说上海有我们可学的话,那就是不再怕向世界开放,不再怕与全世界进行激烈的竞争。在城市周边的四五百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块空地,到处建满了工厂和乡镇……蓬勃发展加上法律制度就是上海成功的秘诀。要知道,15年前,这片高楼林立的土地还只是一片西瓜地,而现在中国人已经在俄罗斯种植西瓜了。”8月上中旬,《维亚茨基边疆区报》主编瓦西里・斯米尔诺夫先后发表5篇“中国日记”,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娓娓向读者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中国日记”深深地打动了评委的心,一致决定将该作品评定为文化类一等奖。

关注中俄关系现状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俄罗斯人与中国人永远是兄弟”这句上世纪5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歌词。而今天,俄中两国关系更胜于当年,不仅有《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法律保障,还有“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郑重承诺,媒体显然是在为此营造舆论环境。获得政治类二等奖的《红星报》记者弗拉基米尔・库扎里在《俄罗斯―中国:伙伴关系更加牢固》的文章中介绍说:“普京总统在中国年开幕式谈到了‘根深则叶茂’这句中国古代名言。普京说:‘我们共同努力培育起的枝繁叶茂的树冠反映出两国人民真挚友好情感的深度和牢固程度。我相信,这种牢固友谊将永远成为我们共同工作的基础。’”在《中国的腾飞与俄罗斯的未来》一文中,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弗谢沃洛德・奥夫钦尼科夫(欧福卿)提出“与中国共同迈入太平洋时代”。他说,近年来,俄外交的最现实的成就便是与中国建立了真正的友好关系,即平等互信的伙伴关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经济互补性,将俄、中变为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桥梁,换言之,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丝绸之路”。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变化促使俄中两国接近,互为战略后方。

使中俄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信息沟通更加完整,减少持有偏见的人群,是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的初衷,也是两国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观察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情况,完全可以用“欣喜”来形容。

首先,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报道更加深入、更加客观。曾参加“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的星火周刊记者安德烈・基里洛夫在《中国人选择的道路》一文中写道,“此次汽车之旅让我想起了过去的一次经历。15年前,我乘坐一辆老式‘日古力’从北京前往渤海之滨的北戴河。当时走了整整一天,一路上都在绕工地而行。而如今从北京出发,只需不到三个小时,便可置身北戴河那温暖的海岸,在松柏掩映下啜饮冰镇啤酒、品尝美味海鲜了,”“我有幸搭乘了北京直达拉萨的第一趟列车,亲身经历了那次历史性的拉萨之旅。”

其次,俄罗斯“中国报道”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媒体异军突起。在俄罗斯报、消息报、生意人报、新闻时报等全国性报纸加大对华报道力度的同时,地方性媒体的“中国热”正在升温。此次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类一等奖的均为在俄地方媒体上刊发的文章。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报到北高加索的印古什共和国报,从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晚报到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信使报,“中国”都成了出现率相当高的词汇。

关注中国发展的俄罗斯媒体人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上世纪50年代,欧福卿曾出任真理报驻中国记者,是中国与世界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尽管他今年已81岁高龄,仍在为俄中合作奋斗在第一线。新记者也脱颖而出。俄新社记者玛莉娅・恰普雷金娜等一批活跃在中国问题报道舞台的优秀记者,年龄都不到30岁。

根据中俄先前的决定,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将持续到年底。目前,双方在探讨如何将中俄“国家年”一些好的活动项目机制化、长期化,而媒体合作无疑需要优先加以考虑――因为她承载加深中俄人民友谊的重要职责。(本报莫斯科11月2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