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无锡职教:“大天地”里谋作为

2007-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2007年10月,香港实业家唐翔千向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捐资670万元,用于建设学生实验实训的“君远科技楼”。

一组数据,可以解释实业家看重无锡职教的缘由。2006年,无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124.62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达98.5%;至2007年上半年,无锡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43%。分管教育的无锡市委

常委、组织部长盛克勤告诉记者,面对区域经济的腾飞与转型,无锡发展职业教育,是要建设区域性职教中心和技师大市,希望无锡的职业教育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与地方支柱产业相适应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从而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加速器”。

资源整合,“铁规”助推“倍增计划”

位于无锡市西部的无锡藕塘职教校区,先期开发的2平方公里内,已有6家高职院校的5万多名学生先后进驻。站在刚竣工一个月的新校园里,省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桂宏笑着比喻,“仿佛一夜间,这片土地突然‘长’出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无锡发展职教的急切之情。”

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主任高国强说,无锡目前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提升、国际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可用“呼唤”一词来体现。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无锡此前的职教模式单一、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办学效益不高。

布局调整,是无锡进行职教整合的“重头戏”。至今年底,全市75所职教类学校整合成25所,校均规模达5000人以上,全市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5万人。其中,10多所高职院校被规划入驻藕塘职教校区,至2010年,校区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万人。

通过“瘦身”、整合,无锡职教达到了资源共享、错位办学、规模发展的效应。这是“台前”动作,无锡市委市政府在“幕后”为职教的良性发展立下了“铁规”。从去年起,统筹职工教育经费的20%和教育附加费的30%以上,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并从市有关专项基金历年结余中集中1/3的资金,专项用于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投入5亿元启动资金。

“铁规”助推无锡职教实现“倍增计划”。至2010年,无锡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将达30万人,全市技能型人才年均递增10%以上。

特色鲜明,紧扣产业发展“主旋律”

机电一体化、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这是无锡高职院校的100多个“主打”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均与无锡打造现代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战略相呼应。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姜庆余一语中的,“职教的发展,实则紧扣的是区域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2007年年初,无锡科技学院与IBM公司合作建立软件与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培训基地。计划每年从国内高校滚动招收1000多名本科生进行免费专业培训,一年培训期满,学员将按合约留在无锡新区工作一至二年。首期已招收学员300名,为此无锡新区财政每年将“掏”1000万元“买单”。姜庆余告诉记者,此举的深层次背景,是作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无锡新区,今年计划引进30家服务业外包企业、2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紧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主旋律”,无锡的职业院校正逐步形成各自的鲜明特色。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附加产业设置专业,形成了以机电类专业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同心多角”专业体系,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实施“双重专业带头人”制度,每个专业既有一位校内专家“领头”,又从企业聘请一位相同专业的专家“把关”,合作开发了“1+n专业岗位培训课程”等10多门课程,并自编教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为区域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校企“双赢”,职教永葆旺盛“生命力”

无锡职教“整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在无锡职业院校采访时,记者多次听到“调整‘外交’策略”、“订‘期货’”、“择优供给”等新鲜语汇。无锡市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孙俊台向记者解释,“调整‘外交’策略”,是指把学校发展的战略伙伴,由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转为以国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外企为主;“订‘期货’”是指今年的毕业生早已被预订一空,企业只能订明年甚至后年的毕业生;“择优供给”则是在“订单式”培养中不搞“一刀切”,选择技能强、熟悉企业文化的学生供给友好合作企业。

三个词汇,都与“企业”紧密相连,更折射出无锡职教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大气候”,即校企“无缝”对接。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校长钱红从实践中总结出,校企要长久合作,必须实现“双赢”。要选择适当的项目作为结合点,建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战略伙伴关系。

钱红透露,去年,学校实现培训开票销售1300万元。原来,江阴职教中心担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江阴1万多家企业、23家上市公司做好员工技术培训。像江阴职教中心这样为企业解“燃眉之急”的“生意”,无锡其他职业院校几乎每月都能“揽”到几桩。“回报”是丰厚的,阿尔卑斯、尚德太阳能、阳光等区域内的大型企业,悉数成为学校开展订单教学、学生定点实习的“坚定盟友”。每所学校的“盟友”少则五六十家。

“搭准”企业“脉搏”,从而“招招皆赢”。无锡职教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至今年底,双师型教师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姜庆余认为,无锡职教的这两个关键数据,“佐证”了职教只有实现校企“双赢”,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他所在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仅三年,却实现了在校学生数翻番达9063人的跨越式增长,成为无锡新区“孵化”出的“人才蓄电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