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类探月史话

2007-1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柳明辑 我有话说

德国火箭之父奥伯特出生于医生家庭,自小就对宇航小说感兴趣,产生许多奇思妙想。11岁时母亲送给他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对他影响很大。一次大战入伍中断了奥伯特对宇航理论的研究。期间,忍受着火箭研究备受挖苦和不理解。1922年,他的航天学和火箭运动理论已渐趋成熟。同年,他看到报纸上戈

达德的论文深受鼓舞,两人互相通信。1923年,发表了《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1929年出版了《通向宇宙之路》。1939年二战爆发,奥伯特被迫放弃罗马尼亚国籍,加入德国国籍。战时被派往佩内明德基地。二战后任瑞士火箭技术顾问。1955年到美国任陆军红石兵工厂顾问。

世界公认,火箭的故乡在中国。早在三国时期(220-280年),战争中,就使用了捆绑有火药饼或火药柱的弓箭。射箭前将火药点燃,之后射向敌人,以引发敌营或城堡大火。名为火箭,又名“飞火箭”。后来人们又将火药桶捆绑在箭杆上,以增加射程。成为固体推进火箭。唐朝(618-907年),又进一步发明了弓弩火箭,用于作战。宋朝(960-1279年),真宗年间,神卫水军头目曾向赵恒皇帝献上龙头火箭,得到恩赐。皇帝还让表演火箭发射,促进了火箭的发展。

明朝(1368-1644年),火箭武器已经相当发达,《武备志》详细记载了各种火箭的情况。有一种“飞空砂筒”火箭,用大毛竹筒发射后,到达敌营投放炸药,而后利用后推火箭,安全返回自己阵地回收。明洪武,出现了集36枚火箭为一箱的“火龙神机柜”,威力巨大且有着全天候的能力。明永乐,朱棣和朱允Χ争夺皇位,双方使用“一窝蜂”火箭,互相残杀。“一窝蜂”填装于六角形木箱中,内装32支火箭,300余步内可以射穿牛皮。这些火箭都可以认为是现代火箭炮的前身。

还有一种火箭“神火飞鸦”,外形如大鹏,0.5千克重,由4枚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内装二级火箭启动,以达攻敌之效。为了水上歼敌,以后又发展出用于水战的火箭武器“火龙出水”,发射时能跃出水面1.5米,之后向敌人战船发射火箭。明朝野史记载的万户飞天,更让欧洲人津津乐道。

中国火箭火药技术的威力,经元朝(1279-1368)拔都率蒙军西征,使用火药大炮,攻城掠地。欧洲人就见得火球满天乱飞,大为惊骇。以后元朝建立起横跨亚欧的大帝国,同时打开了中西交往的通道。14世纪,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多种科技发明包括火药火箭带到欧洲,成为促使欧洲走出中世纪黑暗的因素之一。(三十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