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提升需要文化和谐

2007-1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振国 我有话说

前不久,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的“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他们围绕这个主题,在论坛上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人文教育过弱。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过度功利化甚至势利化的趋势,呈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教授成了教学中的“计时工”和科研中的“计件工”,丧失了对社会创造性、超前性乃至超功利性的观察能力和批判勇气;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高级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生产企业”,与创新和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是极不相称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论坛主题报告中说,大学对社会的文化建设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如何发挥这种功能使大学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高等学校的责任。

他说,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大学要创造文明、创造文化、实践文明、实践文化、传承文明、传承文化,要发挥它的文化优势,提升品位,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示范功能。

周远清提出,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调多样和谐,这是和谐文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重新来审视这些多样文化的存在以及它们相互的关系。倡导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华教授说,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是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非均衡化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多样化,表现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打破原有的系统,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转型时期,非均衡化倾向凸显,使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现实环境。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人心浮躁,功利主义抬头,两极分化加剧,部分道德失范,个别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环境、资源和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等一系列不健康现象,呼唤着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他说,缺乏人文教育的窄口径专才教育,使得学生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和创新的灵感,即使有一点思想的火花,也不会有实施的胆略和气魄。所培养的学生匠气十足,习惯于复制或重复性操作,不敢超越前人或越雷池半步,更有甚者不能与人很好地协作共事。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和技术呈指数形式增长,窄口径的工程教育与现代工业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化的大趋势相违背,难以应对产品替代、企业破产等引起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的转移,更满足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这就需要我们工程教育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说得更简洁,高等教育根本是解决“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

吉林省教育厅厅长李军在发言中指出,大学历来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良心”和文化发展的“灯塔”。清华大学教授胡显章认为,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

他说,爱因斯坦曾极力主张:“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翻开我们一些大学的发展规划,常常会看到有着具体而详尽的物化目标和途径,而有关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常常是空洞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

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

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多样性,文化的魅力取决于多样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多样性。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表现。

作为大学来说,应当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呢?赵存生教授以为,这种使命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交相融、相谐相生。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用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其次,大学要从实践上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等方面,为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他提醒人们,当人类收获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时候,却也发现精神成果的收获与之不相匹配,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困扰着、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前进脚步。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大学,也呼唤着大学,大学应当自觉地肩负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