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琉璃河:怎样建设文化名镇

2007-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小润 我有话说

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城镇,应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是当前人们正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能捧着“金碗”讨饭吃

琉璃河镇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东南,距北京市区38公里。交通条件优越,107国道、京石高速、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永定河、小清河、大石河、挟括河从境内流过。全镇现有林地面积6.9万亩,连片古梨

园一万余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梨树20多万棵,林木覆盖率达到55%。

这个镇历史文化悠久,自古是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要冲、商业重镇,有相当丰厚的文化资源。房山区境内大石河及各支溪流在此汇集,因其水面宽阔、波光粼粼,故被称为“琉璃河”。自辽代以后成为联通京津的重要水路,并逐渐成为商业集镇和水陆码头。

境内有西周燕都遗址,它是西周燕国的都城,建于公元前1045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大石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北京四大古桥之一,其规模仅次于著名的卢沟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河岫云观最早为明代嘉靖年间的皇帝行宫,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壮观的明代建筑,后改为道观,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方文化“宝地”,长期以来却没有引起重视。这一点,镇党委书记刘宝忠毫不讳言。他说,一是开发利用不够。董家林村、黄土坡村有历史文化遗存,上世纪70年代就考虑规划搬迁、建设开发,至今未成现实。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染问题拖了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后腿。三是首都调整了功能区域,琉璃河的文化、经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比如地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以农为业,延伸出去的多是涉农项目;再比如当前经济实力较弱,尚不能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还比如文化产业在北京城区和外埠发达地区如火如荼,势头非常好,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找出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

对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刘宝忠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当前,文化与经济、科学技术相互渗透交融,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能捧着‘金碗’讨饭吃。去年,我们提出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镇’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由‘人口大镇’、‘资源大镇’、‘地域大镇’向‘文化名镇’的转变。”建设“文化名镇”走什么路

在琉璃河镇镇政府,记者看到了最近完成的《琉璃河镇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充分体会到了这里发展文化产业的种种优势,包括区位交通优势、生态绿色资源优势、文化产业集群优势、旅游资源联动优势等,也清晰地看出了他们的思路。

这个镇,正在努力构建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生态休闲文化3个文化产业群,着力发展文化旅游,走用旅游带动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

凭借历史和现实优势,他们推出“首都第一个戏曲之乡”概念,这里本来北方传统剧种、地方特色剧种较多,演出活跃、底蕴深厚;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人、文化游子也比较多。经深入挖掘,分类整合,强化包装,交流培训,一支琉璃河社会文化基础班底已经建成。通过各类、各档次的赛事组合、推介组合和相当范围的演出交流,形成了以地方剧种为主体、琴棋书画工及文学作品为补充的“戏曲之乡”的雏形。

他们扮靓“京南生态休闲旅游之乡”。以现代城市人群回归自然的巨大需求为契机,利用优越的生态资源,推广休闲娱乐、养生,通过生态环境推介生态观光健身园、农业采摘园,进而拓展旅游、影视、文学、绘画、体育、教育培训等产业项目,建立起本地区乃至连接周边乡镇的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他们重点建设了西连房山区南线亲水生态休闲度假走廊,北接这条度假带的是韩村河――十渡这条东西向黄金旅游线与良乡――琉璃河这条南北向黄金旅游线的结合点;东部与大兴区以“绿海田园,都市庭园”为主题的郊野、农业旅游相呼应,南部毗邻被乾隆誉为“天下第一州”的涿州市,使北京城区到琉璃河镇的旅游线路得以向南延伸。

现在,琉璃河有古色古香、商旅繁荣的琉璃河仿古商业街;有都市特色鲜明,集现代农耕、都市休闲为一体的波峰绿岛农业观光园、尧上高尔夫游乐场、华野恋日度假城;有京郊首家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还有若干日渐成形的大棚村、养鸭村、观光采摘村和特色园、农家院。这些既有文化内涵又经济实用的特色旅游内容,正丰富着、发展着,推动了“文化名镇”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