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黔东南:文化为魂促旅游

2007-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柳路 李金桀 我有话说

身着盛装的60名侗族歌手在万众瞩目中走向了舞台,带着无比虔诚的神情。喧嚣的会场静了下来,整个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

忽如空谷中一声清脆的啼鸣,一个悠扬而略带神秘的声音远远飘来,打破了大山的宁静。大地被唤醒了,群山回响。万人同唱,十里不绝;涤荡心魄,回味不已。

这是2007年7月23日黔东

南州民族体育馆25836人同唱侗族大歌《天地人间充满爱》的壮观景象。

口传心授唱大歌

侗族大歌,已经成为黔东南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2007年4月,侗族大歌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在东京举行的“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方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天籁之音”深深打动了日本观众。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由黔东南州吴宇珍、杨丽等侗家姐妹组成的侗族大歌组合得到了原生态组最高分98.87分,荣获“最受观众喜爱歌手奖”,清新美妙的和声让观众为之倾倒。

“侗族大歌唱的是深深扎根在侗族人民心里的团结、和谐、礼让、友爱。所以大歌不用指挥,也无须伴奏,只要一位领唱起调,6个声部的和声就能形成自然交响。”黔东南州旅游局的池主任如是说。

“饭养身,歌养心。”当地人说,侗家儿女会说话就会唱歌,在侗乡,不管是小孩出生,还是老人去世,不管是年轻人的嫁娶,还是日常的各种节日,都要唱侗族大歌。歌师在侗寨拥有一种超然的权威,他们是侗族传统的继承者、传播者和缔造者。“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侗家人就是用口传心授的大歌,寄托情感,教育后人,叙述历史,颐养性情。

每道风景皆文化

走进黔东南,每一道风景都是文化。

在这“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土地上,生活着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把各自的悠久文化在节日里尽情展示。“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据介绍,全年州内有大小民族节日396个,规模2万人以上的有39个,5万人以上的有2个。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地,吹芦笙、跳舞、对歌、斗牛、斗鸡、赛马、竞技,热闹非凡。再加上拦路歌、拦路酒等接待礼仪,令人心醉神迷。

在台江县,完整保存着被誉为“最古老的情人节”的“姊妹节”。“姊妹节”,苗语是“浓噶良”,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有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跳芦笙木鼓舞,吃姊妹饭、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活动,真实展现了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变迁的过程。节日期间,姊妹们到山野里采来各色花草,制成五彩姊妹饭,邀请后生一边喝酒、吃姊妹饭,一边对歌,你唱我答,歌声不绝。白天姊妹们穿上最漂亮的衣裙,佩戴最华丽的银饰与后生们在笙鼓场上跳芦笙木鼓舞;晚上相聚在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谈情说爱。节日结束后,姊妹们用新竹篮或新帕子装好姊妹饭,饭里藏着松针、椿芽、辣椒等爱情信物,把自己的心思和爱情一起送给男子。若没有姑娘送,男子们还可以去向姑娘们“讨”:“请送一口嘎良吃,遮遮蚊虫咬吧!”

“他们就是通过节日这个载体来传承民族文化,获得文化认同,每个节日都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州民族研究所的负责人说道。

立足文化结硕果

拥有如此绚烂的民族文化资源的黔东南人,深知文化的巨大力量和无穷魅力,适时提出了“旅游活州”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而黔东南旅游产业的灵魂,就是民族文化。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东南旅游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常务副州长李再勇说。以旅游业带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黔东南人的共识。

随着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黔东南州的旅游业日益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十五”期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56.35万人次,旅游收入42.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45%和28.21%,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06年,全州共接待游客615万人次,同期增长142%。其中接待国外游客4.77万人次,同期增长43.53%;创汇1288.96万美元,同期增长53.27%。旅游总收入47.89亿元,同期增长174%。今年上半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2.26万人次,同比增长33.57%;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1.12%。“凯里国际芦笙节”、“黎平鼓楼艺术节”、“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侗族大歌节”等一道道民族文化大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黔东南,体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