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提升师范教育公益理念

2007-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魏月蘅 王晓樱 我有话说

如何矫正一度出现的“师范教育边缘化”趋向,重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海南师范大学打破围墙办教育,“播种希望”在农村,用行动给出了一个答案。用该校党委书记林北平的话说,高等师范教育要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己任,不断提升办学的公益性理念,这是打造师范教育新天地的关键。

“周末义务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名师下乡上门送教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内地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尤其是占全省61%的11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的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是海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面对现状,海南师范大学打破围墙办教育,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自己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去年10月,学校建立了“周末义务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形成一支由本校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重点中学名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省和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志愿者利用双休日深入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通过听课、评课、做示范课等形式培训当地教师。贫困市县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希望在数学学科得到名师指点,海南师范大学数学教研室主任陈建花三次下乡,先后与四位数学教师交流了讲授“绝对值”,“一次函数”“正方形判断”等单元的教学意见。

名师走出校园,在义务服务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中伟说:“周末义务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是促进师范教师队伍适时转型的重要平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自己专业素质结构的不合理性,为以后的教学找到了调整的方向。”

截至日前,海南师范大学“周末义务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已在保亭等8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市县中组织培训活动76次,作示范课65节,专题讲座240场,投入培训师资200余人次,受众学校200余所,占海南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学总数的三分之二,受众教师5000余人次。

“播种希望”行动:校外顶岗校内回炉

去年5月,海南师范大学向省人才办递交报告,提出“每年选派500名在校优秀师范生到基层农村学校进行顶岗实习,把原在岗教师换到海南师范大学进行脱产培训”的构想。这个构想立即得到省领导支持,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扶贫办密切配合形成文件下发到各市县。2006年10月,“顶岗、回炉”工程正式启动,海南师范大学将这项工程称之为“播种希望”行动。

顶岗支教与师资培训突破了以往实习进修的局限,实现了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互促并进。据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长日介绍,为确保支教工作取得实效,学校精心挑选支教学生;同时为了做好“回炉”培训工作,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前摸底,以便有针对性地施教。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级学生王英强的项岗学校是临高县马袅中学,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冯聪作为“置换”对象来到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进行回炉。同是三个月,他们俩各得其所,王英强在日记中写道:镇上没有书店,没有报亭,这里的孩子没什么课外书,没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些孩子竟然不知道“长城”是什么,可见边远地区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学习条件差距之大,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掂出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而正在回炉进修的冯聪老师恨不能让这段时间倒流,生怕自己虚度时光,他说:“乡下教师难得有这样的充电机会,我得拼命汲取营养。”

在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分别开展的第一期和第二期“顶岗支教与教师回炉”的“播种希望”行动中,已有542名学子奔赴11个贫困市县的120所乡镇中学支教;有478名乡镇中学教师被置换到海南师范大学接受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已有471人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据了解,海南师范大学的“播种希望”行动将进行到2010年,学校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和脱产培训的方法,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培训教师2900名,同时培养700名初中骨干教师。(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