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津农学院把论文写在津沽大地上

2007-12-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陈建强)今年,天津农学院崔晶博士在宝坻区试种的1000亩水稻“津川1号”获得了丰收。“津川1号”是崔晶经过8年攻关,将日本最优质的食味米与天津最优质的稻米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接下来,他打算用三五年的时间建立新品种推广体系,把这种津产优质稻米摆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

在天津农学院,像崔博

士这样躬身于田间地头,潜心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专家,数不胜数。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农业高校,天津农学院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植根于津沽大地,以“建设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此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和学生“把论文写在津沽大地上”。据统计,该院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共329项,其中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212项、专利7项。这些科研成果一是根据天津都市型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立项,如针对天津盐碱地多、有效耕作面积少的特点,他们重点在培育耐盐抗旱作物、特色作物品种、高档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种植业,养殖业的集约化、设施化,在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投入精兵强将展开攻关;配合天津市实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在海洋设施渔业、海洋经济作物等方面立项研究。二是针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来攻关,如对俗称为“米猪肉”的猪囊虫病研究、天农一号青饲高粱新品种、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等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空白。

如今,该校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农科本科生参加科研成果推广工作。近年来,该院还采取共建、合作和专家大院等形式与全市涉农区县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或“实验实习基地”82个。通过这一平台,天津农学院迄今已转让、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40多项,推广各类最新实用技术近300项,培训农民技术员12600余人,扶持科技示范户4200户。他们凭借这些平台推行了“本科+职业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先后在15个专业组织开展了“兽医检疫员”、“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食品安全检验员”等职业技能资格培训。目前该校共有1638名学生在本科毕业的同时,取得了相关专业的技能资质证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